李维军听着母亲情绪有点儿激动的训斥,一言不发。他的心飞得很高很远,他觉得母亲只看眼前的柴米油盐,看不到自己的心里无限广阔的蓝天碧海,让他感到沮丧不已。
吃晚饭时,覃红星把儿子填报了高中志愿这件事告诉了丈夫。李民源听了立起了眉毛,没言语,显然也不赞成儿子的做法。晚饭后,他看着晾晒在门外瘪饱不一的麦子,闷着头想了想,提议道:
“还是赶紧去学校,找找他们班主任,把志愿改改吧。”
听着丈夫的建议,覃红星有些犯愁,但是她更担心学校老师必然嫌麻烦,怕是会拖延,一拖也许就会错过更改的机会了。这次走出李家庄子的机会若是错过,还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李民源想了想,就把找墓地时顺路挖回来的一堆野芋头拎给覃红星,让她带着去学校找可以帮忙的老师。覃红星拎着芋头,觉得太轻了,就找出来几件孩子小时候的旧衣服,裁剪好,连夜绣了两双莲花图案的鞋垫。
这绣花裁剪的技艺,是三伯母、婆婆教她。婆婆当时告诉她,当年家里穷了的时候,幸亏四伯母和家里老妈妈把针线活教给妯娌们,一大家子的女人们一起凭借针线活赚温饱钱。婆婆让拿笔杆子的她一定要学会,以后会派上大用场。当时她虽然听婆婆的话,用心学了,但是,婆婆说的派上大用场的话她在心里却是觉得都很好笑。她肯学习是觉得原来绣花也是一门别样的学问和才艺。而现在,她觉得婆婆的话再也不好笑了,而是沉甸甸的,压在心底,让她有点喘不过气来。这些年,不止是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就连家里的生活必须的油盐酱醋也无不是通过她的手日夜不停的“缝制”出来的。只要农田里没活,她就得操针拿线,纳鞋底儿,做鞋子,够孩子们穿了,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换钱回来置办家用。昔日潜心学习的遣词造句、构思命题、采访写作、排版布局,对于解决一家子的困窘,是百无一用。
鞋垫终于绣好了,覃红星望望窗外,已经晨光蒙蒙。她正要躺下歇歇酸麻的四肢,抬头看见老大正贴在门框上看着她。她没力气说话,朝他摆了摆手,就灭了灯,歇息片刻……
清晨的原野雾气蒙蒙,覃红星在乡间的小路上急匆匆朝学校赶。刚刚收割过的田地里,散发出植物的甘醇的自然气息。静静悠悠的原野充满了生命绵延不息的广博情怀。
学校里,李维军的班主任鲁辉耀老师很客气的接待了自己引以为傲的学生的家长。不等覃红星说什么,着一身藏蓝色列宁装的鲁老师就先把学生李维军由衷的夸赞了一番。覃红星报以感激的微笑。
李维军的初三班主任鲁老师,身躯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开口言谈从容不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深厚的文学素养溢于言表,让他的高大俊朗形象添了睿智之气,且言语间透着平易近人的师表气派。
覃红星说了些感谢他教导孩子的话,就急切的转向改志愿的正题。没想到鲁老师却不等她说完,就赶紧的纠正她的想法,说道:
“这孩子,多好的苗子!上中专!太可惜了!就应该让他读高中考大学才是啊!你们不能目光短浅!屈了人才!”
覃红星也从李维军口中了解到,这位鲁老师很是正义和坚持原则,从不歧视学生,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家贫寒而自尊心又特别强的学子很是尊敬。她觉得对这样一位老师,也不必避讳,只好把李家的祖上的遭遇、现在的窘迫以及她的顾虑和盘托出,鲁老师起初不以为然的静静倾听,听着听着就目瞪口呆了。鲁老师一句话不说,待这位家长说完后,皱皱眉,想了想,叹惋道:
“哎,想不到你们家里有这么曲折的故事!令人无限感伤啊!好吧,反正都是为了孩子们,我帮你们改就行了,你也不用再跑来跑去的多费心了。志愿大概快报走了。这事我赶紧找相关部门,把志愿要回来!你回去让李维军明天过来一趟,让他重新填报志愿!改好就可以了。”
覃红星正在琢磨再用怎样的言辞和理论才能打动这位言辞不俗的鲁老师,没想到人家是气度也是如此的不俗,该坚持的很坚决,该变通的也丝毫不固执。让她不得不感叹这世间既有李家庄子里那种刻吝之类,又有鲁老师这样无私坦荡之人。
覃红星临出门时,留下芋头和鞋垫儿。鲁老师把芋头递回来,说:
“鞋垫很漂亮,我就谢谢你了;芋头拿回去,今年遭了一场冰雹,家家户户都减产,你拿回去,给孩子吃。不管他们上不上学,我希望他们都能有出息……”
“应该谢谢您啊!”覃红星由衷的感激的说。
麦收过后,下了一场大雨。及时的雨水方便了即将开始的夏种。为了感受这场雨的完美,不等雨完全停,李家老少就从家里跑出来,到田野查看情形。
出了门,就见沟壑内浑浊的泥水横流,老三跟哥哥妹妹们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