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这么想着,忽然就把手抬起来,指着狐狸说了三个字:木野狐。
先生终于对我说话了!狐狸一听,咕咚一声倒在了地上。不知道狐狸是幸福死的,还是羞愧死的,狐狸的一缕魂灵却从此寄托在了先生的那副棋枰上。后面的事情,狐狸一点也不知道了。我想,还是要有个结尾的好。
先生后来不知何故要把围棋给戒了,还发誓说戒得太晚了,八十岁才想明白,围棋实在是太厉害,害人啊,迷惑人啊,就像那个木野狐。先生不知不觉就提起了死去的狐狸,脸上还做出痛心疾首状,以示严重性。可是事实呢,先生退休后,举家搬到江宁,忽然又说了一番话:“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
先生说的是:唉呀,算了算了,下就再下一局吧,等天亮了我再戒也不迟嘛!先生为此还很不好意思,脸上红红的用大白话解释了半天:“别看这个家伙是木头做的,只要沾一点边,你这辈子就休想脱身。如此纠缠不清,叫人神魂颠倒的,不是狐狸是什么?”
看来,先生还是很想念你的。
所以,你在天有灵,就不要笑话他老人家了,说什么天底下哪有这样一只狐狸,连名字都是怪怪的。再说,谁让你手脚太慢跑不过别的狐狸,谁让你做了最后一只狐狸。或许,先生送给你的名字,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短最精辟的一篇论著哩。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我还想替先生问一句:木野狐,你是小姐吗?
弈秋与孟子
弈秋这个名字及其名字后面的这个远古人物,能够一直流传到今天并逐渐成为围棋的一个代名词,甚至已经可“以棋封圣”,毫无疑问当然得首推亚圣孟子之功。不过亚圣能够提到弈秋,却不是要正面论述这个人和他对社会有多大的价值与贡献,完全只是因为要论证一个道理,而顺便将弈秋这两个字眼提溜了出来。可以想见,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我们这位无时不刻都在教育人的亚圣,当时恐怕是没有想到的。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无心之举,围棋,才有幸在春秋战国那个最混乱,却又是最辉煌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时代,有了第一个有名有姓、有史可据的围棋正史的专业形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及彼可以推断出更多有关这个故事背后,关于远古围棋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对于社会各个层面更大价值、更深层次的那些人和事:
首先,通过孟子自己论述到的弈秋和与他相关的棋人棋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弈秋这个围棋人物,显然是要更早于孟子的。甚至可以这样结论也毫不为过,那就是弈秋有极大可能不是孟子同时代的人。道理其实很简单:同时代的人,不会成为一个传说。只有经过岁月沉淀,口口相传,人人传诵,孟子对弈秋的随口提及,才会如此故事饱满,层次丰富且又深藏哲理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