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亲亲故乡情断肠 > 第22章 逃荒路上断人肠

第22章 逃荒路上断人肠(2 / 6)

这样,那何小红便更是激动得呀热泪盈眶、感激涕零了。

潘耀辉和何小红把王细花送出了村口,之后,在朦胧的黄昏中,王细花带着极其沉重的心情,脸上又流着既无奈又心酸的泪水,她便头也不敢回地就渐渐地离去了……

唉!这王细花呀就是可怜!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她永远就只会流泪、内心就只会在肝肠寸断。

至晚上,何小红便拿着“米橙”到王丽珍的家里,她把王细花的情况告诉了王丽珍,其两个女人便又在感叹不已的聊了很多关于曾家的话,这就不再细说了。

在第二天的上午,潘耀辉和何小红便匆匆忙忙地忍痛把家里的那头老母羊给宰杀了,因为,这是家里唯一的可以吃的食物了,而且逃荒也无法带上活生生的羊了。

在宰羊时,何小红便支开了潘志鸿和曾淑萍,以免两个小孩伤心难过,毕竟这头老母羊已经陪伴了家人好多年了,也卖过它生的很多只小羊羔了。

羊身上所有能吃的东西可都不能浪费呀!于是,羊身上的任何东西都被留了起来。

在杀完后,何小红便把羊血、羊肠、羊胃等羊内脏和羊肉部分的分给了潘耀文家和潘耀华家。

在大灾大难面前,这也许就是叫做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和共度难关吧?

在当天,其三家人便节省着只吃了羊杂和羊血,而把羊肉切成小块煮熟、又用盐腌制,以备带在逃荒路上食用。

又在第二天早上,便是该出发上路的时刻了。

按长老的安排,逃荒的村里人要先到祠堂前的禾坪上集合后再动身出发。

潘耀辉于家里在做着最后的收拾,他往担子里放上了凿、斧、锯、刨、锤、角尺和墨斗等等的木匠工具,又放上了干粮和家人的衣服等等,在一切收拾妥当后,他便锁上了房门、再挑上担,然后,他与何小红便拖男带女的来到了祠堂前。

在另一边,潘耀文也在往自己的担子里放上了风箱和几斤生铁等补锅补煲以及磨菜刀磨剪刀的工具,潘耀华也挑上了杂货担,其两家人也在一切都收拾妥当后都拖男带女的来到了祠堂前。

其实,所有逃荒的人除了带上简单的生活用品外,他们都还带上了原来各自谋生的工具和手艺,这也许就是客家先人遗传下来的传统吧?千百年来,客家人能随遇而安、能随处落地生根和生存发展,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顽强和坚韧的生存技艺,都具有随遇而安的生存性格,所以,此时的潘家村的逃荒人倒也是显得了从容和淡定,正所谓是:有一技傍身就不惧怕去走天下。

当潘耀辉、潘耀文和潘耀华三家人来到了祠堂前的禾坪上时,便见这里的人群已是熙熙攘攘了。

这潘家村全村有200多个人,而这次要逃荒的人数就有将近100个人了,约占到了一半,逃荒队伍是由六叔公潘广荣和老耕叔潘广耕带队。

此时,两位长老在祠堂里燃香,在举行禀告祖宗的仪式,以祈求祖先保佑潘家子孙此次逃荒能顺利平安,在礼毕之后,其两人又走出祠堂来,在简单地对大家宣布了行程计划和行动纪律,在叮嘱大家要注意的事项,并希望大家同舟共济、共同进退、共度难关,特别的是在叮嘱大家要照顾好老幼妇孺,等等等等,六叔公潘广荣和老耕叔潘广耕可谓是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其话里那是既充满着希望、又充满着忧虑。

接着,众人便拖男带女地走上了逃荒之路了。

最新小说: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盛唐华章 十代掌门 我以机缘觅长生 诸天影视剧变 造物主之柱 我的兵种无限进化 离谱!你萌系灵植比龙系还猛? 哥这么帅,谁能想到是尸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