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厨房里,那潘耀辉、何小红和曾淑萍则忙碌着在烹煮着晚餐。
大铁锅中不断地传出了“嘁,嗤——嘁,嗤——……”和“咕咚、咕咚……”的煎煮声了,空气中也弥漫着浓浓的肉香和菜香味了……
未几,八仙桌上便摆满了红焖猪肉、盐焗鸡、红焖鸭、煎焖鱼、煎酿豆腐、炸肉粿和生炒青菜等等的美味佳肴了,另外又有一壶客家娘酒,桌面上浓浓的肉香味里又夹杂着浓浓的五香味,这是一桌丰盛的颇具当地客家风味的客家家常菜。
开饭了,在煤油灯的闪耀中,潘耀辉、何小红、潘志鸿、杨梦婷和曾淑萍团团围坐在了餐桌边,这是潘家家里的第一餐的团团圆圆的晚饭,潘耀辉和何小红显得了格外的高兴,两人不断地在向杨梦婷劝酒和劝菜,潘家是在用最隆重、最热情、最丰盛和最具有当地特色的方式和菜式来款待这个来自大上海的儿媳妇。
然而,那杨梦婷却不怎么领情,她在尝试了一口潘耀辉和何小红夹给她的肉菜后,她却又把肉菜转给了潘志鸿,她似在挑三拣四般的望菜兴叹、在勉强而吃,她只草草地吃了一点的饭菜和喝了一点的酒。
那何小红见状后便在偷偷地叹道:“嗯,啧啧啧啧,婷儿的饭量还不如一只猫的饭量,吃得还不够猫多,她吃这么少,这怎么行啊……唉,这将来……她怎么能帮我生孙子呀……”
其实呀,那杨梦婷是吃不惯当地客家风味的饭菜。
当地的家常客家菜嘛是以煎、焗、焖、油炸和爆炒的做法为主,味道嘛是以咸香为著,调味料也是以五香粉和酱油为主,这总体的味道嘛几乎都是以咸香为主。
而上海人的口味嘛一般都是以清淡、新鲜、鲜爽和嫩滑为主,那调味料嘛则是以糖醋为主,总体的口味嘛则偏清甜。
所以,那初来咋到的杨梦婷便吃得不太习惯了,她便皱着眉头只草草地吃了个半肚便作罢了。
在晚饭后及收拾好了碗筷后,这偏僻山村的夜晚则到处都是乌灯黑火,没有什么夜生活,那一家人便只对着煤油灯在拍打着蚊子、在胡乱地拉着家常,在谈论着家乡与上海的不同,在交流着家乡与上海两头的家庭境况以及潘志鸿和杨梦婷的工作情况。
在闲聊中,只有潘耀辉、潘志鸿和杨梦婷能够流利或者说是半流利地说话沟通,而何小红是完全无法参与,那曾淑萍则是一知半解,其实,曾淑萍也不愿意过多的开口,只在默默地静静地聆听着。
在聊至晚上的八点多钟时,曾淑萍说自己累了、要睡觉了,她便借故离开了。
此时当地的乡下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般在晚上的八点多钟时,大家便都早早地就睡觉了,所谓进乡随俗、入巷随弯,所以,在潘耀辉和何小红的敦促下,那舟车劳顿了两、三天的潘志鸿和杨梦婷便也在此时早早地就回房上床睡觉了。
这床原来是潘耀辉在好几年前为潘志鸿和曾淑萍准备的,而现在,它则是属于潘志鸿和杨梦婷的了,它是一张2米×2米的大床,蚊帐呢则是何小红在几年前缝制的那种硬邦邦的麻布蚊帐,所以,那蚊帐遮盖得并不密实,以致,那刚躺下的潘志鸿和杨梦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中便听到了床里蚊子的鸣叫声了,于是乎,两人便急忙起身来打蚊子。
杨梦婷在打着手电筒,潘志鸿则两手在“噼噼啪啪”地追着蚊帐上和床里的蚊子来打。
杨梦婷在说道:“这里有一只,嘿!那边又有一个,打呀,快,打呀……哈哈哈……”
而潘志鸿则边打在边说道:“嗯!哈!看你往哪里飞!打到了一只了,哦,又打了一只,这叫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欸!我又打到了一只了……”
这时,床上的这对小夫妻虽然有点狼狈,但却也充满了笑声、却也充满了十分浪漫的情怀。
在打了蚊子后,小夫妻俩便相拥卧睡了。
那劳累了数天的潘志鸿一躺下床就睡着了,他在打着微微的呼噜声。
但那同样劳累了数天的杨梦婷却没有睡意,她却独自在翻来覆去、在碾转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