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500万的电影,所有演员几乎都是陌生脸,没有一个能扛票房的。
导演刚大学毕业,没拍摄经验也就算了,编剧还是个搞作曲的……
很多时候,院线排片量不仅只看电影的质量,影视公司的公关投入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同样一部电影。
如果不是星驰影业,而是另一家一线影视公司的主推电影。
为拿到初期更高的排片量,可能会给院线那边不少好处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星驰影业没有这个精力和资源,再去打点各大院线了。
甚至胡大生还没有看过《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的成片,难道胡大生还要为了一部素未谋面的电影,自掏腰包去打点院线负责人?
关键是,在胡大生看来,这部《疯狂的石头》,原本就是给学弟玩玩的东西,没指望它上映后票房大卖,给公司创造多少盈利。
现在学弟临时起意要院线排片,那得送多少钱?
而且送了有用倒也无妨。
这电影就算给更多的排片也没用啊。
最终决定是否买单的不是院线,更不是影视公司,而是观众老爷们!
胡大生忍不住叫苦道:“改档期当然没问题,但无论怎么改,学弟你这电影都很难拿到高的排片量。毕竟院线那边也是要赚钱的,你这电影一没明星二没名导三没投资……”
没有大投资。
没有名导演。
没有大牌演员。
这类电影被统称为“三无电影”。
不是没有过三无电影以小博大的例子,但这种例子太少见了,所以院线是不可能对三无电影投入太多感情的。
不是胡大生故意为难郝平安。
而是心中他想帮忙,都帮不太上。
他只能尽力去给《疯狂的石头》争取一些不太好时段的垃圾档期,好歹也算是对学弟有个交代,毕竟这电影拍都拍好了,总不能不让学弟上映吧?
“那就,不上映了吧。”郝平安想来想去,忽然开口道。
胡大生脸色剧变:哦,不好了……郝学弟……生气了?!
这可不是好事!
胡大生又小心翼翼的开导起来:“学弟,这电影都拍好了,不上映干嘛呢,好歹也是学弟的电影处女作,咱们无论如何也得让它上映啊,如果电影表现够好,说不定口碑就起来了,口碑起来了,院线也会提高排片……”
郝平安摇头,的确有过小成本电影逆风翻盘的事情,但他却知道,排片量不行,垃圾时段排片,大概率会导致电影直接扑街扑到死。
他不打算把希望放在这种虚无缥缈的逆风翻盘上。
从现在跟胡学长的沟通情况来看,情况不乐观,希望很渺茫。
就算《疯狂的石头》在前世地球是属于最经典的逆袭案例。
大家都在探讨这部电影的逆袭,是一场以小博大的经典之战。
但大家却读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同期的其他电影,在座的都是垃圾!
所以,郝平安并不打算改档期,错过春节档,还有暑期档,国庆档。
但谁有能保证,暑期档和国庆档,都没有能打的?
尤其是在听完胡大生关于“三无电影”的论断后,更坚定了郝平安的想法:不能改档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