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各地官员士绅迅速行动起来,在大明境内展开一场丧心病狂的大规模搜山行动……
大师们毫无反抗之力。
他们之前已经被教管司清查并收缴了田产,而这些田产同原本他们的佃户一起变成了皇庄民兵,那些入驻的监寺们需要的只是一声令下就近组织起这些民兵。而地方士绅对于大师们的家底最清楚,毕竟后者和他们是常年的合作伙伴,至于地方官员负责解决民间情绪……
这个问题在南直基本不存在,但在相对偏远的地区,还是必然会出现的。
毕竟大师们还有点影响力。
总之这次大明内部两大敌对政治势力罕见地联合起来,共同对一只倒霉的肥羊举起刀,所有报纸一律无视了锦衣卫在期间一些不和谐手段,为大师们爱君爱国的高尚情操进行热烈赞颂……
他们的热泪就无视好了!
但这依然不够。
因为就像杨庆之前说的,江南士绅们的确恨他,可一谈钱还是原形毕露了,秦王西征特别国债在帝国银行各地分行的销售,完全没有期待中人头攒动的场面。
不得不说这就很尴尬了。
很显然无论嘴炮吹的多响,一到动真格的,一到涉及实际利益了,立刻全都换了一副嘴脸。这笔国债的风险太大啊,不只是这笔,就连以前那几笔都风险骤增,虽然士绅们恨杨庆恨得咬牙切齿,可现在一想到杨庆倒下,很多人反而惶恐起来。这个混蛋的确恶贯满盈,可他带来的这个盛世也是实实在在的,和现在相比傻子都知道,以前的日子真不好过,哪怕对士绅来说也是如此。
他的锦衣卫的确恶名昭彰。
可吏治也的确比过去清明,至少贪官污吏都有怕的了。
他的确让武人抖起来了。
可打了几十年败仗的明军也一下子战无不胜了。
他的确总是惦记士绅田产奴婢。
可他也让工商业日渐兴旺,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带来的那种可以说日新月异的改变。从道路桥梁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变,到已经可以覆盖江浙两省的邮政系统,从餐桌上越来越多的各种新作物,到每天睁开眼就能看到各种新闻的报纸,从海港起航的一艘艘商船,到奔驰在三合土公路上的一辆辆货运马车……
这些改变无不妆点一个繁华盛世。
可要是没有了他呢?
换上一个皇帝会怎样?好不容易稳定的大明爆发一场内乱会怎样?别人还能继续维持这种盛世吗?把大明搞得差一点崩盘的旧文臣们有能力做的和杨庆一样好吗?
这很迷茫啊!
之前士绅们的确气势汹汹,恨不能把杨庆千刀万剐,可是当一千万两的冷水当头浇下后,只要不是那种纯属疯狗的,基本上都开始冷静,开始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后果。大家凑一千万不是什么大事,江南目前来讲民间流通中和窖藏的白银加起来三万万两是最低的,绝大多数都在这些士绅的手中。
可是钱花了,结果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