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退,米盛光也跟着退出去,出去不到一会,米盛光就被董大器逼着赶回来,他有些害怕董大器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
“米县令,不用害怕,董大器以后就是这天成县守备,和你搭档,把天成县治理的漂漂亮亮的。”
米盛光这才反应过来,董大器以后就是天成县最高武装力量长官,他则是文官,聆敬阳让董大器担任守备,并不是自废武功,而是让董大器在城内给他招兵,练兵,将天成县打造成一个民用,军用的两用城池。
虽然董大器被任命为守备,但是这个守备只是一个县城守备,远远没有其他掌旗级别高,董大器到不在乎这些,他只想在城内招到更多兵马,然后送上战场和清军血战。
文武两个系统初具雏形,聆敬阳接下来就让米盛光进入角色,附近土地,人口以后都是石营的,等军事斗争稳定下来,需要制定税赋,改善城内设施等。
说起城市建设,聆敬阳想到金大手,他让米盛光去后勤辎重营,把金大手召来,让金大手担任天成县第一任城建部侍郎。
米盛光听聆敬阳说起侍郎二字,顿时心里明白,聆敬阳绝非池中之物,也不肯仰人鼻息,终有一天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暗下决心,跟着聆敬阳一起走,说不定就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他建议聆敬阳征用天成县读书人,把天成县行政班子框架搭建起来,聆敬阳同意他的请求,但是每一个侍郎的任命,都要经过他的同意,他不允许行政班子脱离他的控制,米盛光不停地点头,表示会遵照聆都尉意思去办好每一件事情。
当然聆敬阳并不是那种事必躬亲的性格,因为石营还在起始阶段,等到一定规模,这些事情他自然会放手,让麾下的人才,可以尽情发挥应有能力,为石营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只1644年的五月初,聆敬阳和部下在天成县得到难得喘息机会,西边的姜瑄没有能力攻城,东边有后营驻守宣府镇,切断清军西进的道路,整个石营在天成县休养生息,伤兵得到救治,粮草后勤辎重进一步完善,各部兵马在城中操练,聆敬阳也有空,再一次优化军队,一些不适合继续作战的将士,从部队退伍,成为后勤辎重营一员,后勤辎重营青壮补充到军队。
秦烈,黄道忠,冷如铁三人代表山海关,密云镇,蓟镇势力,在军中算得上是小山头,不过聆敬阳也不在意,三人的部下在数次战斗中损失的七七八八,现在部下大多是后面补充的,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就是宣府镇降兵,各部中有五分之三都是这部分降兵。
但是宣府镇降兵最高将领,也不过是在张罗辅手下担任副掌旗,这是聆敬阳特意在军中设置的副职,就是用来给正职分担军事压力,宣府镇降兵多,却分散在各部,就算是再一次叛乱,也很难拧到一起,掀不起大波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