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翻页)
北偶尔回家,也不像正常夫妻一样恩爱,周曼渐渐从痛苦中走出,经过一段日子的参悟她看透了世事,当着名义上的季太太,除了照顾儿子外,就是吃斋念佛,这样相安无事的相处模式,成了一种潮流。
时间总是在人们无暇顾及中往前走,早期的万元户轻而易举地被二十一世纪的千万富豪所取代,这些功劳无非是靠房产的升值,尤其所处的地域,同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悬殊却不一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今的石头也疯狂,放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则为金,放在偏远的地方还是石头,它们的价值取决于位置,好比女人的命运,同为女人,只因嫁的家庭不同价值却有了天壤之别。
江城经过最近几年的房产开发,街道上豪车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常常高呼“高高的房价,蓝蓝的天,今天明年两重天,我不敢喝酒,不敢聊天,不停挣钱,只为过了今天不想明天。”房价升高,收入滞涨,名义上的千万富豪过得比以前更加劳累,车贷,房贷,医疗,教育,哪一项不是千斤鼎压在身上,他们住着千万的房子,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光鲜的外表背后是日夜脱落的头发。江城的房价跟着周边城市房价上涨差不多也翻了几倍,不过相对大城市还是微不足道。高昂的房价催生了剩男剩女,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很普遍,在江城还算少数,面对巨额首付,适婚的男青年不得不暂时推迟结婚,民政局开始出现怪象,离婚的人排的队比结婚的还长,不管是真的感情不合还是为了少付首付和银行利息,离婚率呈上涨行情是客观存在的。
穷人有穷人的苦恼,富人有富人的焦虑,季家不再为钱苦恼,却为季小茹的婚事发愁,一转眼季小茹也是三十几岁的老姑娘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婆家,让周曼帮忙给季小茹找一位上海人,介绍几个最后也不了了之。季小茹眼里只有李嘉,这份感情季家当然不赞同,他是坐过牢的人,怎么能配上季小茹?季家多方阻挠也挡不了季小茹的热情,季母每天哀声叹气。
“老婆子又在瞎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去,我们把身体保护好就是我们的福气。”
“这丫头中了什么邪?家里条件好的看不上,偏看上那个李嘉。”
“管不了就不要管了,李嘉人品还是不错的,这些年也没有答应她,只是一头热。”
“小茹是不是一清早又去餐馆了?女大不中留,以前还是懂事的姑娘,越大越不让人省心。”
“好了,好了,我的老太婆,哪天我报个团,带你出门转转,看看大美河山,免得你每天唠叨不断。同龄人哪个有我们享福,要知足,要珍惜生活,多运动,少操心。”
“从苏丹红到转基因,吃着不安全的食物能长寿太难,前街头的那个老张头好好一个人被癌折磨成那样,人呀,活到一定岁数才懂得,什么钱财全是身外之物,没有一个好身体其他都是零。”没有孙子小年的陪伴,季母苍老了很多。
“改天我们回老家看看,好多年没有回去了,左邻右坊的年轻人怕是全搬进城里住了。看看,马航出事了,轮船又沉没了。真是天灾**,人活着就好,什么事情得想开。”季父把脸从报纸上抬了起来,活到这个年龄,任何事情在他眼里也没有平平安安重要。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也不嫌多……”正当两人找不到话题的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打破了这对老夫妻的孤独。
“宝贝孙子来电,老婆子快接电话。”
一提到孙子,季母眉开眼笑,隔代亲真的一点不带假的,这个孙子可是季家的独苗,季小北在外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季家始终不肯承认,这或许是季家出于对周曼的尊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