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死,其实是范闲预料之中的事情。
在几个月前,范闲就已经着手调查这一系列的事情了,毕竟私盐这一行当之中,关系重大,想要彻底粉碎私盐问题,光靠范闲的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的。
所以范闲在针对这一类人的时候,专门留了一个心眼。
四处早在去年年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江南地带着手进行了调查,结果让人非常意想不到,毕竟这个平日里调查都是完好无损的地方,突然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为此二处和四处同时清查了一下江南地带的监察院所属的暗探,都没有什么问题。
范闲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才提点了言冰云和二处的光头,二人这才有所警觉,从家人和周遭的人身上下手,发现了里面的蛛丝马迹。
事情越拉越大,线路和面积也越来越广,最后杭大仁从一个不贪不黑的清官直接一落千丈,变成了贪污巨款的恶官。
揪着这条线,范闲带领之下的二处和四处才进步神速,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上至九江提督、两江总督,中至明家各部,当地县官、知州、知府,下到这些私盐贩子,全部弄了个清清楚楚。
范闲最终决定将面前的这两个人的命留了下来,这倒不是因为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是因为他们够忠诚。
之前那些被范闲杀了的大型私盐贩子,多多少少都帮助过自己的主子做过亏心的事儿,大的有直接杀人上位的,小的则是暗中使坏云云。
范闲不想搭理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即便是屈居于监察院的麾下,到时候也会惹出不小的麻烦。
做生意和做官一样,忠诚,是头等大事。
而面前的王若山和董巧香二人,均是世家私盐货商,和旁人合作,也没有过任何的违约记录,所以这两个人是范闲最终的正确选择。
范闲非常满意这一次的工作,毕竟将这些人弄清楚,监察院的线路才能弄清楚。
这不比在北齐时候的随机应变,而是范闲的布局能力。
只有清楚的脉络全部涌现之后,范闲才会对江南这个大局有更加清楚的布局能力和预判。
颍州的私盐,便是范闲对江南棋局的第一颗子,这才是冰山一角。
是刚刚开始展露实力的范闲。
对着面前的两个人,范闲并没有再显露他监察院那一套阴冷肃杀的样子,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温和之色。
他平静地看着面前的二人,“二位想必也已经知道我是谁了。”
“知道”
“知道知道当然知道”
二人谨慎地说道,但是他们并没有面露太多的惊恐之色,范闲也能明白,这样的人日夜面对的也都是官差,所以他们天生对官差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想法,只要是人,就能用钱买通。
范闲并不是这样的人,这一点监察院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