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人力,同时不能抽调太多人手,以免影响凤尾商会铭文总坊的运转,陈子陵决定研制自动铺路的铭文装备。
陈子陵集合了几十名高级工匠和铭文师,共同研制这一铭文装备。一个月之后,第一台“铭文自动铺路装备”研制完成。
“铭文自动铺路装备”整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匀速自走系统,这个部分借鉴了“自走铭文弓弩”的运动系统,但是整体上扩大了几十倍,轮子直径达到三尺,轮子数量增加到四十个。储能、释能系统都进行了强化,使用的元气石换成了青元气石。整个匀速自走系统高度为五尺,最上面是平整的宽二十丈,长三丈的巨大木板,木板上钉着上百个楔子,可以将第二部分系统牢牢地固定在上面。
第二部分是筑路材料装运和泄料系统,这部分被打造成一个宽二十丈,长三丈,高一丈的敞口巨大木箱,筑路材料装运部分,通过在大木箱上左右两边设置的巨大铁铲,可以实现筑路材料的自动装运。木箱的底部木板做成倾斜状,最后面是倾泄口,可以通过人工调节缝隙的大小来控制泄料的多寡。
第三部分设置在最前方,是方向调节系统,由人工小角度控制“铭文自动铺路装备”的运动方向。
整个装备最重要的是承重能力和牵引运行能力。在这方面使用了大量的土属性和变种木属性“风行”符文。经过反复的调试和试验,最终确定了合适的符文组合。涉及到多符文组合运用的,各种属性的组合搭配至关重要,需要根据目标性能,做出大量的调试。
有了这套自动铺路装备,只需要用人力铺设地基和准备筑路材料即可,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建造时间。
筑路材料最初的设想是用小石子加糯米浆进行调和,但是陈子陵感觉有些浪费,而且这种材料铺设的道路平整性和坚固性不够,经过斟酌后,放弃了这个设想。
陈子陵在十万大山中寻找了一段时间,然而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只到有一天,他探查渡月湖外湖,为探查内湖做准备时,在外湖的一座岛上,发现了一种奇树,树高一丈,树身为黄褐色,整个树身直直地向上生长,没有树枝和分叉,只在最顶部长着六七个小树枝形成的树冠。
这种奇树在岛上长成了一片密密麻麻的树林,然而整个林间看不到任何飞虫。它的树汁是青色的浆液,流出后,很快会凝固成平整而坚韧的块状物。当陈子陵使用红色火球灼烧时,又会还原成青色浆液。陈子陵顿时大喜,这不就是最好的筑路材料吗?而且“铭文自动铺路装备”的筑路材料装运和泄料系统,是铜木树干打造而成,并不惧怕高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于是陈子陵调集人手,大量采集这种青浆树汁,将凝固物带回储存。
平安大道的建造正式开始。用了八个月,百里大道路基完成,四个月整条大道铺设完成,道路两旁,移栽了无数的常绿乔木。整条大道宽阔、平整,青悠悠地延伸向远方,令人心旷神怡。从平安县城到凤尾村,骑铭文单车,半个时辰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