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城虎踞龙蟠,伫立于大江之畔。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聚合成形布局。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三百里,东西宽一百余里。
整个城池依山水而建,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外郭城墙绵延数百里,将这些好山好水、园林湖泊、岗地平原围入其中。外郭城开十六门。
陈子陵从凤台门进入外郭城。入城大道两旁却是一派田园风光。连绵起伏的小山,于缓坡处突现高地,高地之下是一块块不大的平原,平原上小河蜿蜒盘旋,湖泊点缀其间。
许多面积不大,但造型别致的农家小院散布在山坡、绿树间,农田、菜地中还有农人在劳作。
沿着入城大道走了二十来里,又见巍峨高大的城墙,高有五十丈,连绵上百里。
城墙用大石条奠基,完全用青砖包裹堆砌。城墙上有垛口数万个,城墙内设有藏兵洞几百座,防御十分严密。整个城墙依山带水,尽占地利,气势雄伟。北起狮子山,南到聚宝山,西包龙泉山,东尽瓦山之麓,皆据岗城之脊,犹如蟠龙蜿蜒于大地之上。
此乃应天内城墙。开有十三门,南三门,西五门,东一门,北四门,正门为正阳门。陈子陵没有走正阳门,而是从西边的聚宝门进城。
守城的军士军容齐整,行动间颇具赳赳军人风范,盘查来往行人也比较认真。见陈子陵年纪轻轻,却有伯爵爵位在身,并且单身一人,不带随从,骑着一个造型特异的单车,有些奇怪。验看了相关文书后,没有为难,给予放行,对陈子陵询问文王府邸地址,也作了详细回答。
文王府邸在皇城旁边,栖霞山下,玄武湖畔。从聚宝门内应天大道直行十里,转入皇城大道,再沿皇城大道,直行十余里可到。
陈子陵慢悠悠地骑行在应天大道上,看到道路两旁都是一些小门小院,来往的人群穿着工匠的服装,原来这一带是都城的工坊区。
继续往前骑行,不时可以看到一些高墙围起来的大院落,挂着“某某铭文工坊”的牌子,应该是贵族和商人们建立的铭文工坊。制作铭文手卷的“皇家军部铭文司”应该是在皇城之内。
过了应天大道,来到皇城大道上。
皇城大道更加宽阔,来往多为马车,行人不多。大道两旁的一些侧路上都是一些阔大、幽深的宅院,那是楚国高官们的府邸。
在皇城大道靠近宫城的通济门附近,陈子陵看到了一栋挂着“皇家铭文总馆”牌子的五层建筑。建筑占地约有十亩,门开五间,但纵深极深。有衣着华丽者进出。
那就是楚国铭文师的最高机构,管理全国所有的铭文师,代表了楚国铭文的最高水准。同时也是陈子陵年少时心目中的“圣地”。
陈子陵锁好铭文单车,走进“皇家铭文总馆”。
“皇家铭文总馆”的一二层是铭文制品展示和售卖区,货架上的铭文制品看起来精美而奢华。有装在制作精美的长条木箱内的铭文装备,售价不菲。旁边的伙计介绍说,这台铭文装备可以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节温度,每天耗能一块青元气石,就可以让卧室夏天清凉舒爽,冬天温暖如春。有能够自行抖动和小角度侧翻的铭文大床,有各种各样作用奇特的铭文卧具以及奇巧的生活用具,所有铭文制品,构思极为精巧,所用材料也极为华贵。
陈子陵发现,这里售卖的铭文制品都是奢华生活类的,而且耗能极高。他暗自摇了摇头,想到三楼去看看,但是有护卫阻拦,三到五楼是铭文大师们的工作室,等闲人等不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