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购买这饮料,一方面是这苹果果汁饮料确实比较好喝,一方面也是于四海做了一些商业的小手段。
于四海拨通了周红星的电话,开口道:“周红星,今天过来的饮料,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卖完了,明天你们能不能多送一些货过来。”
周红星今天超市的情况不太了解,他开口道:“你需要多少货,我们现在的库存还有两万瓶,两万瓶之内,我们都有货。”
两万瓶的库存,于四海也是心中一颤,他没想到周红星竟然会有这么多的库存,其实周红星他们一天可以生产五千瓶,而市里面一天的需求量也就在不到两千,所以周红星这边就有了一些库存。
到底要进货多少呢,于四海此时也陷入思考之中,如果按照正常的手段卖货的话,那他的超市可能一天卖四五百瓶就差不多了。
这次因为王信购买了两百瓶,这个数字刺激了其他的顾客,而这些人想要在家中备货,这才卖出去这么多。、可是如果知道他们的货源充足,这些顾客反而不会一次性买这么多了。
所以数量太多也不行,少了也不行,数量太多了,大家就不会觉得这饮料稀缺,就不会这么疯狂的购买了,数量少了,也会打消很多人购买的积极性的,第一次购买没有买到,第二次购买还没有买到,那他们第三次就不会过来了。
所以要让顾客觉得虽然有货,可是货不多,让他们产生一种紧迫感。
于四海最终决定进货四千瓶,按照今天的形势,两千瓶饮料,不到半分钟。
那这四千瓶饮料,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因为今天大家是知道会缺货,所以才买这么多,可是明天知道不缺货后,就会恢复到正常的购买数量。
而他估计的每个人购买数量正常在五六瓶左右,多的话在十瓶左右,宇因为这些人买的饮料不是自己一个人喝的,有的是整个家庭备的,所以会多一些。
而今天晚上,他们超市排队购买饮料的事情会传播出去,明天前来购买饮料的人数会更多,四千瓶的数量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他的目的是百分之八十的人购买到了饮料,而百分之二十的人买不到,这百分之二十的人等到第二天再过来购买,这样就可以持续的维持购买的紧迫感。
于四海道:“明天送货四千瓶吧,这个数量应该可以了。”
四千瓶,数量不少了,周红星最后答应了下来,今天城里面具体的火爆购买情况,他需要问下郭响林。
四千瓶的饮料,周红星需要两辆面包车才能装完,现在他们这个厂只有一辆面包车,这辆车还是当初为了去市里面送苹果买的。
周红星需要另外借一辆面包车,他打电话给王连相,王连相的各方面关系非常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熟络,这个应该会比较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