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这些菜最初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但在那些专门以此为生的厨师们学会之后,再行打磨,味道比他亲手做的,那是要强多了。
除非他能再弄出一些新菜肴来。
但想来就算他想出了新菜,用不了多久,便又会成为某一个厨师的招牌菜吧。
既然如此,干脆就不用去费这个脑筋了。
桌子上李沅很紧张,每一次见到李泽,他都很紧张。这个孩子的心思一向很重,因为以前的心结,这家伙见到李泽,便如同老鼠见了猫了一般。
金不换倒还真是成功商人家的孩子,除了稍许有些拘禁之外,竟然是表现得落落大方,倒是将李沅比了下去,他的母亲,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李泽知道这个女子过去亦是官宦之家的女儿,只不过是家道中落这才不得不嫁给金满堂作妾,不得不说,金满堂做生意是成功的,讨老婆也异常有眼力。
对于父亲,李泽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特别的感情。每一次来到大青山庄子,对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例行公事。就像过年,他肯定要过来陪李安国一起吃一顿饭,然后一起在宗祠里守夜陪祖宗。
这些事情,不以李泽的想法为转移,他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如果他不想成为众矢之的的话。
孝,不论是在那个时代,都是评判一个人道德水准的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
父母纵有千般不是,也没有做子女的去质疑的道理。
好在李安国大概也知道自己对不起这个儿子,更对不起李泽的母亲王夫人,所以一向以来,对李泽也没有什么要求,在这样的时节回来,就是他最低的要求了。
李泽已经全盘接收了李安国所有的政治遗产,现在的成德四州,普通的老百姓,只怕早就忘了李安国是何许人也了。毕竟在李泽的治下,他们的日子过得可要舒坦多了。
当然,李泽也不得不承认,他能走到今天,除了自己的努力,父亲留给他的这些东西,是他最基本的盘面,没有李安国,他不会有这具身体,也不会有他一飞冲天的基础。
李泽在努力地接受李安国。
像这样一大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团年饭,也是他一直以来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并且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