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约好傍晚接头,一来傍晚天色较暗,二来正是家家户户吃饭,准备睡觉的时间。
李国新从外地回大云村,也需要路过淘沙村的。
真被人发现,也不容易惹人怀疑。
如果真是李国新的话,一准是出了大事。
不管如何忐忑,张晓儒脸上显得很平静,随口问了一句:“谁啊?”
关巧芸说:“镇公所的。”
张晓儒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镇公所的人来找他,肯定是因为蒋思源的事。
搞不好,是因为狗皮的事。
之前蒋思源让他收购狗皮,还给了一块半银元的“高价”。
回村后,张晓儒将价格改动了,小狗一块半,中狗一块六,大狗一块七。
同时硬性规定,淘沙村不能养狗,必须全力以赴支持蒋思源的生意。
为此,张晓儒第一个带头,请张达尧和关兴文兄妹吃了顿狗肉。
张晓儒迅速跑回家,看到镇公所的交通员王朴堂,马上笑吟吟地迎了上去,顺手还拿出一包烟,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支,笑吟吟地说:“王兄弟,辛苦了,抽烟。”
如果李国新在的话,一定会觉得这烟眼熟,因为还是那半包。
王朴堂接过烟,捋了捋烟身,说:“蒋镇长让你马上去趟镇公所。”
王朴堂个头不高,中等身材,相貌普通。
但他有个特长,记忆力比较好,而且腿好,一天跑十个村子,什么事都没有。
张晓儒连忙掏出火柴,划燃后护着火苗送到对方面前,随口问:“知道什么事吗?”
王朴堂吸了口烟,随口说:“警备队的常大队长和新民会的顾问川夜濑不逢来了,好像是为了老军庄的事。”
张晓儒忙不迭地说:“我收拾一下,马上走。”
王朴堂突然说:“张会长,蒋镇长说了,你家酱菜不错,让再带点去。”
张晓儒微笑着说:“没问题,等会也给王兄弟带点尝尝鲜。”
乔子清做的酱菜,陆续可以开卖了。
农村人一般都会做酱菜,但有条件做,并且做得这么好吃的,并不多。
乔子清做的酱小菜甜、咸、嫩、脆,酱香浓郁,味道鲜美,吃过的人都说好。
现在,淘沙村的酱菜,已经小有名气。
很多人特意跑来淘沙村,就是想买点酱菜。
原本容易烂掉,甚至得喂鸡喂鸭的蔬菜,经过乔子清一加工,群众争着要,抢着买,价格自然也很好。
如今张晓儒的杂货铺,酱菜收入,占到全部利润的三成。
张晓儒特意买了十几个大缸,一字摆在院子里,毕竟酱菜的品种很多,农村里的黄瓜、白菜、蒜、萝卜、辣椒、豆腐,都可以腌。
他的要求是,酱菜的利润,要占到杂货铺的七成以上。
王朴堂听说自己也有份,脸上露出了笑容:“多谢。”
王朴堂是镇公所的交通员,接触蒋思源较多,对镇上的情况很了解。
毕竟,很多事情,都需要王朴堂传递消息。
而传递的消息,全部得记在脑子里,时间一长,王朴堂自然而然掌握了很多信息。
“王兄弟是蒋会长的心腹,以后多多关照。”
王朴堂自谦地说:“我算什么心腹啊,就是个递话的。但淘沙村的事情,一定放在心上。”
张晓儒微笑着说:“多谢王兄弟。镇公所的事情,全得你传递,交通员非常重要。蒋会长能处理全镇的事情,多包你这双快腿。”
王朴堂面带得色地说:“我没什么特长,全靠跑得快,不敢耽误蒋会长的事。”
张晓儒的话,听在耳里很是舒服。
到镇公所前,张晓儒已经知道了常建有和川夜濑不逢的来意,提前作好了心理准备。
常建有并没有带日军来,而是带着原来的宣抚班长,现在的新民会顾问川夜濑不逢。
可见,日军对老军庄的态度。
如果日军不使用武力的话,要如何才能收服老军庄呢?
或许,这就是常建有来三塘镇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