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都是要建桥头堡的,退可作为预警前哨,进可作为修整基地。古道入口处建城,也是惯例,不足为奇。
如果说刘益守下令修整大庾岭古道是有些异想天开的话,那么修筑吴王城,还算是智商回归正常。
很快,斛律羡奉命找来本地宿老以及熟悉山上情况的山民,又派人实地勘察,将数十里地的大庾岭古道走完。
经过实地勘察发现,古道上有几块巨大的断石阻挡了去路,其他地方,不过是树木挡住了路线,以及曾经的土路因为山体滑坡而被掩埋造成了道路崎岖不平而已。
只要能解决那几块大石头,其他的也就是多派一些壮丁修路而已,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障碍。
与此同时,吴王城的修建也在紧张进行着,城楼大门正对着大庚岭古道,所有从古道出来的人,都必须经过城楼大门。
军事作用的小城,建设速度极快。刚刚冬至,吴王城就修好了。刘益守亲笔挥毫,在城门处留下了“过来共饮虔南水,归去咸携岭北云”的对联。
南康郡所有拿得动锄头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发动起来修补大庾岭古道,建康来的粮草与本地不易寻得的物料,都从建康源源不断的送往南康郡。
当初萧勃与李迁仕算计陈霸先,后来萧勃被陈霸先反杀,将南康郡献与建康中枢。这件事造成的影响,正在以当事人都想象不到效果,持续发酵中。
刘益守正是利用了萧勃献上的南康郡,将其打造成攻略广州的大本营,以及修补大庚岭古道的总工地在使用。
随着大庾岭古道的不断修整扩宽,侯安都派出的斥候,也察觉到了建康中枢朝廷的动静,火速派人前往番禺城通知陈霸先。
坐镇广州番禺城,一直好奇为什么朝廷还不南下的陈霸先,终于坐不住了
“修路刘益守居然要修路他难道不知道,大庾岭那条路,根本就没办法修么
我上次过去的时候还在感慨是人间天险”
番禺城府衙的大堂内,陈霸先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嘴里碎碎念自言自语。像是魔怔了一般。
想不明白刘益守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修大庚岭古道,他就寝食难安。
正在这时,陈霸先之弟陈休先一身戎装的走进府衙,对着陈霸先行礼道“兄长,大事不妙,冼夫人在崖州发檄文,联合崖州、罗州、合州三地军民,声讨我们,决心配合朝廷平叛”
这三州就是刘益守前世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位置。冼夫人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表态,明摆着是跟刘益守打配合,牵制陈霸先侧翼,使其主力不敢轻易离开广州。
若是陈霸先攻这三州,且不说能不能打得过,就是冼夫人麾下那几十万户俚人,一旦叛乱起来,可不是好玩的不是说击败冼夫人就能把几十万户俚人都收归己用的
更别提刘益守还未出手,谁知道他什么时候来呢
要是冼夫人好对付,陈霸先早就动手了。对方是俚人酋帅,扎根于本地,这跟萧勃啊,李迁仕这些外来户是截然不同的
罗州刺史冯融是冯宝的老爹,冯宝是冼夫人的丈夫,如今和他儿子都在建康为官,可以说这帮人已经形成了一张从上到下的关系网。
如今他们又搭上了刘益守的船,抱上了这根粗腿,冼夫人显然也是有恃无恐了。
“不必搭理他们,只要冼夫人不对广州用兵,其他那些地盘可以让给他们。你带三千兵马屯守高州,那边李迁仕的旧部还剩下不少,可以收而杀之,不必留手。
冼夫人若是攻打高州,那么便撤回新宁郡固守,想来冼夫人不会攻新宁郡的,她最多拿下高州就会停下来的。”
朝廷可是封了冯宝为高州刺史的,只不过没有办法执行,李迁仕赖在高州不走而已。如今李迁仕已经被陈霸先平灭,冼夫人为丈夫讨回高州,貌似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