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

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4 / 5)

荀贞看去,楞了一愣,旋即惊喜,说道:“叔潜,你怎么来了?”

叔潜,即姚昇。荀贞为赵国中尉时,姚昇时为郡内襄国县的县令,陈午当时便是他县内的一个亭长,荀贞讨张牛角、张飞燕时路经襄国,得与他相识,之后常有书信来往,一直到荀贞迁为魏郡太守后,他两人间的书信也没有断绝过,彼此熟稔,关系甚佳。

姚昇容貌甚伟,这些年未见,须发愈盛,几可与关羽、蔡迁媲美了。

他笑着迎上荀贞,长揖一礼,笑道:“荀君不欢迎我么?”

“这是什么话!……只是,我离魏郡前,於你信中见知:你说你被朝中征拜为郎。却怎么不在洛阳好好地做你的三署郎,跑来我颍阴了?”

姚昇长叹一声,抬头望天,指着蓝天白云,说道:“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悠悠苍天”者,老天爷;“此何人哉”,这是什么人啊!

连到一块儿就是:老天爷,这是一个什么人啊!

荀贞莫名其妙,不知他这话是何意。

荀攸在旁笑着解释说道:“叔潜尝谏言大将军、司隶,大将军与司隶不能听,是故叔潜有此慨叹。”

“谏言什么了?”

姚昇摇了摇头,说道:“我的事儿先不说,荀君,先说说你的事儿吧。”

“我有何事?”

“朝中已赦君罪,我闻欲召君入朝,拜君为左中郎将。”

荀贞转顾荀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荀攸答道:“我之所以在接到君信后没有立刻归来,迟到今日才到乡中,主要便是为了此事。接到君信后,我当即便想归家,是袁司隶、曹校尉劝止了我,他两人说,大将军虽久闻君名,然未尝与君谋面,是故可能不知君才,劝我跟他两人一起去见大将军,当面陈说,以求能说动大将军奏请朝中,赦免君罪。……我於大半月中,见了大将军三次,总算没有白费口舌。”

“原来如此!……那这‘左中郎将’又是怎么回事?”

“袁司隶本想举君为执金吾,如不能得,则退而为羽林中郎将,以此意告大将军,只是大将军却以为,君名望高远,如为羽林中郎将,则或屈君,而执金吾秩中二千石,以君之名与能,固堪此任,却又恐朝中常侍会横加阻挠,不如举君为左中郎将。……我与叔潜离京时,太后已准了大将军之奏请,并复君颍阴侯位,大概诏书很快就能送达颍阴了。”

中郎将一职,除掉“使匈奴中郎将”之类的外官,在朝中常置的本有三个: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后增加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增加了虎贲、羽林两个中郎将后,前三个中郎将不再有宿卫侍从之责,从宫内官转变成了宫外官,又被称为“郎署三将”。

总共这五个中郎将,虽然秩俸相同,皆是比二千石,然以实权而言之,最重要的显是虎贲、羽林,此二者为宫内官,既与省中关系密切,又领着宫中的宿卫力量,乃是十分关键的位置,尤其虎贲中郎将,每当外戚掌权之时,虎贲中郎将必是由外戚出任,比如窦氏掌权时,任虎贲中郎将的有窦宪、窦笃,邓氏得势时,任过虎贲中郎将的有邓骘、邓悝、邓弘,梁氏得势时,梁冀为虎贲中郎将,——如今何进掌权,相继为虎贲中郎将的却是袁绍、袁术兄弟,其中固有袁绍与何进是为盟友的缘故,却亦有士人势大,何进难以压倒,不得不做出让步之故。

最新小说: 狂龙下山:我是国手仙医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末世:求生游戏,我跟丧尸学斩仙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 狱出邪龙 真千金她一抬眸,海城大佬齐低头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无敌纨绔,归来祸乱天下! 我入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联姻多年后,她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