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不可能事事遂心顺意,就如羊祜的那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如果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了抱负和志气,那这个人就永远不可能会有了不起的成就。
荀贞以此自砺,暗暗提醒自己,心道:“黄巾以来,这些年我虽然受过些挫折,可比起孟德今日所受之难,比起玄德将来所受之困,却是无法相比的啊,也许有一天,我也会遇到这样的挫折和危难,但却绝不可动摇心志,当以孟德、玄德为楷模,磨难愈大,志气应愈奋。”
曹操从酸枣去扬州、丹阳募兵有几条路可走,其中一条会路过广陵。
荀贞写了封信给留守广陵的袁绥、姚昇、陈褒等人,叫他们好好接待曹操,倾力相助。
荀贞这是一番好意,只是,他的这番好意却没有被用上。
曹操离了酸枣,先回了一趟谯县的家中,问他父亲和族中要了一大笔钱出来,他从弟曹洪家巨富,也从家里拿了很多钱出来给曹操,并把原先留在家里看守门户的家兵也都悉数带上,合计千余,加上曹操本部剩存的人马,总共几千人,然后才开向丹阳而去。
由谯县东南下,穿沛国而过,到了沛国的北界,面前是一条大河,此即淮水,如再往前走,渡河而南,是扬州的九江郡,如沿着淮水向东,则是徐州的下邳国,过了下邳就是广陵,再从广陵南下,可直接到达扬州的丹阳郡。
在淮水北岸,跟着曹操一起来募兵的夏侯惇说道:“荀广陵与君交善,我等不如沿水东去,先去广陵,再下丹阳。”
曹操却是不肯,他立在水边的高地上,按着腰剑,俯瞰淮水浪卷,又举望对岸山川,复又向东看去,远眺徐州地界,说道:“我与贞之共出兵击董,贞之连胜,而我大败,此已耻也,我怎好意思再去他的地界,受他郡臣的款待?”
夏侯惇说道:“胜败兵家常事,君虽,荀侯,人杰也,定不可能会因此而小看於君,君素性宽,今却怎反计较起此这等小事来?”
“贞之先前写信与我,称天下英雄气,我独占五斗。我计较的不是贞之会否小看我,我计较的是我让贞之失望了,又怎还再有脸面去厚颜受他臣下的接待?且待我等募过兵马,返程回时,再过广陵,与贞之的郡臣相见吧。”
曹操虽是败而不馁,志气愈奋,可将到荀贞的地界,想起荀贞那句夸他独占天下五斗英雄气的话来,再看看自家这败军之身,却是自觉脸热,不好意思再去打扰荀贞留在广陵郡的那些文武臣下,他的这种心态与肚量无关,强要言之,大约更和自尊有关。
听他这般说,夏侯惇等遂不复言。
过了淮水,进到了扬州的九江郡。
扬州的州治历阳便在此郡之中,在此郡的最东边,和丹阳郡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