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道,“这场仗,败得不亏,唯是可惜了鲍允诚!曹公已赍信与他,说城如不能守,可速赴乘氏。奈何鲍允诚誓死为曹公保护乘氏的北面,以致兵败遇难!”
李瓒问道:“曹公有信与鲍君么?”
万潜把曹操那封信的内容,大体说与了李瓒。
李瓒听后,也是喟叹连连。
雨下了一夜半天,渐渐止住。
李瓒吩咐,厚葬鲍信,他亲到鲍信葬处,祭奠一番,哭泣流涕。
一来因徐州兵军纪森严,二来李瓒优抚本地士人,三者,也是因他厚葬鲍信,临坟祭奠流泪,种种安民的举措下去,包括毛家人在内的寿张士人,对徐州兵、荀贞的观感有所改变。
两天后,李瓒派人,把万潜送去合乡见荀贞。
且不说万潜。
只说寿张城中,李瓒留下抚慰百姓、士人,江鹄、荀濮、张飞、孙康诸将,使部曲休整了两日,於万潜去合乡的这一天,亦各领本部,分道出了寿张城。
江鹄西行,骚扰与寿张接壤的东郡之地范县,亦且不提。
荀濮、张飞、孙康北上百里,入到了济北国境。
才入济北,荀濮等将就发现济北目前的情况,与东平截然两类,几乎是两个人间。
东平国中,现下的百姓,虽也不如以前那么多了,可好歹大体的治安还算可以;他们在济北国中行了近十里地,沿途竟是百姓寥寥,总计算下来,正儿八经的良民大约还不到百户,有的乡里空无一人,有的乡里,全是黄巾军的兵士居住;短短小半日的路程,遇到了两股贼寇。
荀濮等人所率的皆是徐州战兵,甲械优等,人数也不少,碰到的盗贼哪里敢来抢他们?远远的看见,就落荒而逃了。雀占鸠巢,住在乡里中的黄巾兵士,没有人预先组织,也没胆量出来拦截他们。
荀濮等人为不影响行军,不欲生事,既然盗贼远遁、黄巾军的兵士不出来迎击,他们亦只当未见,只管向北而行。
越往济北腹心行进,路上见到的情况越是凄惨。
道边饿殍处处,野上白骨暴露。
见到的尸体,何止千百!
这些死去的,多是百姓。有老有弱,有男有女,年纪最小的只有三两岁,年纪最大的须发俱白。一些野狗,出没尸中,很多的尸体被这些野狗啃咬得参差不齐,断臂残肢,触目可见。
荀濮虽好兵事,不好读书,然到底生在荀家,荀攸、荀彧等无不是饱学之士,他耳闻目濡,不免受到儒学的影响,兼他从十七岁起,就跟随荀贞左右,到现在已六七年了,受荀贞的影响更大,对百姓怀有深切的同情,於下观此惨状,怜百姓悲惨,哀恸不已,说道:“民有何辜,受此祸难?”按剑昂首,扬眉说道,“今至肥城,会合乐、赵二位将军,必灭济北黄巾!”
张飞、孙康慕其壮气,皆应道:“愿与都尉共杀贼!”
荀濮现任中垒都尉,秩比千石,较以校尉,低了一层,论军职,是没有张飞、孙康高的,但他是荀贞的族子,於早年从荀贞的诸荀之中,年岁最小,向来得荀贞的喜爱,他的兵法都是跟荀贞学的,故此,张飞、孙康却不以自身的官高,而轻视荀濮,反而对他极是尊敬。
再行百里,到了肥城,与乐进合兵。
济北黄巾现下共有两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