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132 刘公文赍旨还郯(上)

132 刘公文赍旨还郯(上)(5 / 5)

荀贞说道:“这都是公把我的忠诚向天子表达得好。”

刘儒说道:“儒也只是实言奏禀罢了。明公,天子几度哽咽,他私与我说,他此前听从了黄门侍郎丁冲等人的进言,已经遣刘和还幽,,想要召刘幽州率兵南下,相救他於长安,却刘和自离长安后,迟迟没有消息,也不知而下情形如何了。天子希望明公您能和刘幽州联兵,共讨李傕、郭汜、樊稠诸贼!”

荀贞说道:“刘幽州已为公孙伯圭所害。刘和现倒是已从袁本初那里还回幽州了,但他在幽州并无根基,只有其父遗留下来的恩德和名望而已,料他在幽州是掌不了什么实权的,天子盼我与幽州联兵,北、东两路共进长安,这怕是做不到了。”

长安那边与关东州郡消息隔绝,很多事情,长安都不能及时的知道,不过公孙赞、刘虞火拼等等这些事,刘儒在回来郯县的路上,已经听闻,叹道:“是啊,明公,如今看来,天子此愿怕是的确不能达成了。”

“你适才说,遣刘和还幽此策,是丁冲献给天子的?”

刘儒答道:“是的,明公。”

“这个丁冲,可就是与司徒谯县丁宫同族的丁幼阳么?”

刘儒答道:“正是此士。”问荀贞,说道,“明公亦知此士么?”

“我尝听孟德提过此人,孟德赞他是衣冠良士,今闻其献给天子之此策,果良谋也。”

刘儒颇不解荀贞之意,说道:“良谋么?可刘和先后被袁术、袁绍扣留,此策实无所成。”

荀贞笑了笑,没有具体的给刘儒解释。

刘和没能办成此策,是刘和自己的问题,换言之,是执行力的问题,与此策的好坏没有关系。荀贞之所以说此策是“良谋”,乃是从此策提出之出发点来讲的。出发点,亦即希望能通过此策达成的目的。在荀贞看来,目的有二,一个表面的目的,一个深层的目的。调幽州兵去长安救驾是目的之一,是表面的目的;袁绍以今天子是“董卓擅行废立之结果”为借口,向来抵触今天子的,甚至袁绍为此,还曾想拥立刘虞为天子,如果刘虞却起兵救驾了,那坐拥冀州的袁绍还能有什么借口不肯勤王?此条,大概可称是此策的另一个目的,即深层目的。

见荀贞不再就此多说,刘儒也就不再多问,说道:“明公,现下长安城中不仅天子极受李傕、郭汜、樊稠诸贼的胁迫,朝中诸公也尽受李傕诸贼的淫威欺凌,上至三公、下到百石吏卒,无不对李傕诸贼恨之入骨,诚可谓而今的长安城是满城怨望,天子、臣民俱皆翘首以盼义军之来,以扫清贼霾,重造汉家!敢问明公,却不知就此是何打算?”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大日合欢吞天诀 游戏人生,全职召唤师,我为主宰 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 超能进化,我的女神军团! 焦渴症 豪婿((超级女婿)韩三千苏迎夏) 草根书记 俺不是孬种 超品兵王在都市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