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回到李傕军中,把杨彪的话转禀李傕。
李傕听了,皱眉不快,说道“睡着了,叫醒就是待拿回天子,若是杨奉、曹操不逃,本公还要与他两人再斗上一场,才得渡渭水,荀贼追兵将至,本公哪里有时间等他醒来你去为本公传话,告诉杨彪,叫把圣上叫醒,赶紧出来,本公接他到我军中,不得有误”
李儒迟疑不走。
李傕问道“怎么了”
李儒面现深思,与李傕说道“明公,儒觉得这是杨公再行缓兵之计。”
李傕问道“何为缓兵之计”
“杨公对明公素来是、素来是,这个、这个,自恃族声,倚老卖老,不大礼重,却为何突然改颜作色,一番言语,竟如有委曲求全之感太过奇怪。是以儒有此疑。”
被李儒提醒,李傕登时也觉得不对,问李儒,说道“那你是何见”
李儒说道“明公,儒以为,这有可能是杨公想以此言来拖延明公,以等候荀贼兵到。”
李傕亦非蠢人,醒悟过来,不由又是动怒,说道“好个杨彪,这般唬弄本公也罢,既然不肯老老实实地将天子送我,我便攻入营去,自取之”
传檄郭汜,叫他与自己一起发兵攻打董承营垒。
郭汜得了李傕檄令,虽不满他的颐指气使,可是用李儒的话说,“为大局起见”,乃将这口气又且忍住,调集兵马,预备和李傕攻营。
董承兵马两千来人,兵不多,营就不大,因此李傕、郭汜合计只调了四千兵围攻。
以李傕估料,只用这四千兵马,用不着再做替换,应就能把董承营垒攻下。
然却这边战鼓方才催动,李傕就听到前头大乱,他抬眼看去,见攻营的兵士乱糟糟地跑将回来。李傕瞠目结舌,问道“发生何事”
李儒慌忙派人去探,过不多时,前去探查情况之吏转回,向李傕禀报“明公,是守卒射了一阵箭矢。”
射了一阵箭矢和攻营将士散逃有何关系
李傕好不容易才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吃惊到不敢相信,说道“只是射了一阵箭矢,兵士就就四散逃跑”
那去探查情况的军吏对此也是不能相信,可事实就是如此。
李儒微不可闻地嘟囔了一句什么,李傕耳尖,听到了两个字士气,顾问李儒“你说什么”
李儒面色灰白,惨然说道“明公,万没料到士气已低落至此董承营已不可攻矣当下之际,以儒之见,宜当速撤。”
李傕许久未言,看着从阵前跑下来的兵士,於他眼前乱哄哄的,往两边、后头奔去,好一会儿,他说道“撤往哪里去”
黄白城不用再提了,便不说裹挟刘协的计划显然已成泡影,撤去黄白城的前提条件已是无有,只说士气已低落散乱到这等程度,连董承的营寨都已是打不了了,更遑论去和杨奉、曹操所部作战,通过他两人扼守的渡口强渡渭水,那更不可能。
李儒到了此刻,也是束手无策,想了半天,回答李傕,说道“明公,西还凉州不行,於下退路,只有一个了。”
“哪个”
李儒说道“趁荀贼兵马还没有到,转往东南,经蓝田、上洛、商县,出武关,去南阳郡。”
还有一个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