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扶短髭而笑,说道“朝廷不是刚刚下旨拜你为豫州刺史么伯符,找你来,就是想烦你这个地主出面,先向圣上上表,提议迁都颍川。”
孙策明白了荀贞的意思,这是想通过他的先上一表,称之为投石问路也好,在现下朝中大臣多已知晓此事,赵温、韩融等,包括刘协还并不反对,可算是时机已经比较成熟的背景下,称之为将迁都此事正式公开化亦可,来为荀贞将来的上表做个铺垫。
孙策之前就是豫州刺史,但那个豫州刺史是荀贞所表,而下则是朝廷下旨,正式任他为了豫州刺史,那由他来先上这个表自是最为合适。
孙策自无拒绝之,当即应诺,说道“请公放心,策必会为公将此事办好。明天,策就上表朝中,进言请天子移驾颍川。”
荀贞嘱咐说道“伯符,此道上表中,有一点你需着重注意。”
“敢请公示策知,是哪一点”
荀贞说道“便是你要告诉圣上,李傕、郭汜今虽为我义师所破,李傕并已身死,但郭汜却窜逃到了南阳,若是暂移驾到颍川,有利於接下来的进讨不臣。”
“郭汜,进讨不臣明公,郭汜已不足为虑,讨之的话,策一军即足,又何须再请圣上移驾颍川”
荀贞笑道“伯符,你想想。”
孙策到底聪明,很快就想明白了,他眼前一亮,说道“是了公所言之不臣,指的是袁术”
“还有袁本初。”
孙策心领神会,笑道“圣上念念在兹的恐怕就是讨定不臣,重兴汉室了,有此大利在前为诱,那便是杨公再坚决反对,大约亦将无用矣。”旋即稍微担心,说道,“可是明公,若是圣上没能看出这层暗示,可该如何是好”
坐於对面席上的郭嘉笑了起来,说道“将军忘了钟侍郎么”
孙策拍了下额头,说道“对钟侍郎是圣上近臣,圣上若没看出来,自有钟侍郎提醒”
议定了明日由孙策先来上表,孙策心中有个疑惑,忍不住提了出来,他问荀贞,说道“明公,策有一事不明,便是太尉杨公他为何执意反对迁都颍川策昨天听明公说,明公不是甚至都叫他的从子去劝说於他了么都没能劝动”
杨彪家在华阴县,打下华阴以后,荀贞辟除了他的一个从子为自己军府的掾吏,就在昨天,为了减少杨彪对迁都此事的阻力,荀贞叫他的这个从子去劝说杨彪,结果没能劝动。
荀贞说道“不错,我是叫季通去劝说了,可是杨公不肯听劝。”
“季通”,是杨彪那个从子的字。
孙策问道“明公,他为何不肯听劝反对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