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弱势,又想要更多权势,就算想硬气也硬气不来,何辅够浑够狠,敢与生父何进对怼,敢夜闯南阳太守府,但面对张让时,也不得不低头。
张让教训了何辅小半个时辰,何辅离开张府时,又与小姑交代了些事情,这才拖着数辆大车离去。
回了邙山后,与老人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包括他与小姑姑说的那些话语,可当他说了张让的“英雄楼五成利”条件,以及“不欠人情”话语后,老人的反应却极为怪异,对老人的习惯极为了解的他知道,老人听了他话语时,心下定然是极为不屑的。
好像……好像张让做了件极为愚蠢的事情一般。
当日,何辅让人送了箱纸张,第二日,他先是去了趟张府,与张让一同入宫,入宫后,张让带着他前往安福宫,将他交给了何贵人后,这才前往德阳殿,直至午时,张让才与抠门的姑父一同前来。
何辅与皇后大姑姑更为亲近,不是因为大姑姑做了贵人而亲近,而是两人性子相合,尚还在南阳时,大姑姑就每每指挥开裆裤的他做这做那,小姑姑性子怯懦,存在感极低,以至于每每让人遗忘、忽视。
何辅要跟着先生游历天下,何皇后自是千肯万肯,更何况还要带着亲儿子的龙旗宣威天下,远不似在张府时那般,不仅训斥他乱花钱,让他把拿出的东珠收起来,更是又偷塞给他百亩田,好吃的好喝的全都拿了出来……
事情并无太大意外,抠门姑父心下不怎么乐意,可见到千万钱后,在张让、姑姑劝解下,还是给了他一面红底黑龙旗,看着皇帝姑父一脸肉疼的样子,何辅自是赶紧滚蛋。
史子渺、小姑姑、大姑姑、叔父何苗……该走的全走上一圈后,这才准备离开雒阳,远离朝堂内外廷争斗……
曹鸾上书为党人求情造成的后果尤为严重,被灭族流放的人无数,宋皇后也因亲族牵连而丢了皇后玺绶,被皇帝姑父打入了冷宫。
宋皇后丢了皇后玺绶,姑姑不久后也顺利成为皇后,因这事儿,黑胖子曹操差点与何辅打了起来,不仅曹操怀疑姑母参与了宋皇后之事,何辅心下也是若有所觉。
政治斗争极为惨烈,何辅年岁太小,屁个人望也无,即便想参与也不可能,更何况老人根本不允许他瞎掺和。
时年八月,数万大军出塞,仅一个月,数万大军惨败,逃回者仅一二,外有数万大军战败,内有阳球、宦官之争,天下动荡不安之时,京师又遭地震,毁坏房舍过万间,就在内廷、外朝争斗白热化时,何辅和百骑护卫着一辆马车离开了雒阳,随同的还有三百赶着驴骡的辎重队,既能为百骑承担衣食住行,同时还能顺便做些生意。
洛阳之北就是邙山,邙山是东西横向山脉,正好将黄河堵在北面,若洛阳正北孟津渡是邙山西面的起始,那么玉门古渡就算是邙山的结尾。
玉门古渡西南一两里就是虎牢关,虎牢关西面是群山,有一条十里长、百十步宽谷道,谷道两侧是四五丈高土崖,谷道的尽头有个山崖,有山洞可以通过,而这里就是洛阳八关之一的旋门关。
何辅“修行”的翠云山北面是孟津渡,过了孟津度就是河内平原,或许是老人刻意对他身行言教,并未行走一路坦途的孟津渡,而是自雒阳一路向东,绕道走八关之一的旋门关。
绕道要走不少路程,但老人根本不在意,在他背着老人爬上长冶岭后,老人打开“河南尹”地图,指着旋门关、虎牢关介绍了一番后,又了指脚下。
“此处叫长冶岭,因为此处向东至旋门关有四五十里,如犍牛之背,故而当地百姓又叫此处为老犍背。”
“洛阳在西,豫、兖、徐、青在东,且不言洛阳南面之关隘,仅以此处而言,若你为洛阳之将,你又如何抵挡东面豫衮徐青侵入?”
何辅皱眉道:“若如先生所言‘抵挡’两字,要么洛阳已经处于势弱,要么没能屯兵虎牢关,未能虎视东面平原之地,很可能连旋门关也没能拿到,如此的话,恐怕只有在此处官道修建座城池。”
“但先生说过,守久必失,此处官道足有四五十里,两侧皆为山道,易于埋伏,可即便如此,小痴也不认为是个好事,太被动了,除非拿下旋门关、虎牢关,或是另行开辟其他战场。”
“可是……虎牢关如此之险要,为何不派兵筑城以守?怎么就荒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