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奇谭 >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还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再还(2 / 3)

在场陪座的,还有一些明显是强颜欢笑,或是食不知味,或是心事重重,或是难掩忧色;高冠大袍的公卿、大臣和官宦之属。与那些开怀畅饮、醉意熏染之下,显露出扬眉吐气或是恣意之态,的在席家臣、部将们,形成了某种巨大反差。

早已被劝饮的脸色绯红,却依旧眼神清明的她,只是眯着眼睛扫视过现场,无形的威势使然之下,根本无人敢于与之对视;更有一些心气不足或是意志软弱之辈,惊慌失措的翻到了酒杯;或是不顾体面的当席,做出了俯首帖耳的丑态。

而在她的身后一角,白衣灰裙须臾不离的人斩佐切,俯首跪坐着毫无存在感;却在外露手臂隐隐抽动的肌理下,时刻保持着蓄势待发之态。就在诸多描金画彩的横梁阴影间,还有一个娇小而窈窕的身影,盘腿而坐监视着下方的种种动态。

对于她而言,这既是一场庆功宴会,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祭礼。或者说,是身为最高大宫司兼做幕后辅政的姊小路青连,以祭祀大神祖命为由;对反抗过平成京朝廷的那些旧日残党,还有被击败的对立诸侯藩属势力,的一次大规模处刑。

就在这数年之间,姊小路青连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包括她一次次的击败各种各样敌人,也遭遇了一次次的背叛和反乱。其中既有大觉寺统的德明王旧部,也有持明院一系的宗室成员;最危险的时候,是她颁布和推行系列一元化集权国策。

遭到了自上而下的激烈反弹和对抗,不但原本已经平定的地方,出现了反复和动荡;就连亟内五国也发生针对性的叛乱。就在她亲自引兵在外征讨和平定时,平安京内也爆发了,有殿上公卿试图劫驾和挟持冰室女王,将她打为国之逆贼。

而作为她起家的根本之地——姬泽藩,也一度断绝了联系;让带兵出征的她,几乎成了无根之水、无源之漂萍。后来才知道,当初那些被迫退休的保守派元老,与外部之敌暗通,借机走到台前试图夺权,而导致了藩内攻杀不休的内乱。

在那最艰难的时刻,举世皆敌、孤立无援的她,也一度生出过放弃的念头;就此带着愿意追随自己的亲信部属,出海投奔东海公室;按照某种事先的秘密约定,成为那位年少主上大王的后宫一员,继续侍奉和祭祀,来自天外的神祖大尊。

但她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用天外随时可降临的神祖积威,为自己的诸多行举背书;肃清和统一了麾下数万兵马的意志,以虚张声势和声东击西手段,伏击了乘夜前来偷营的高氏诸侯联军;并在反击中火烧联营十余里,夺取了三重城关。

然后,等到了渡海前来的海东外援,分兵回师镇压了,亟内五国的叛乱和骚变。为此,她再度清洗了平安京的朝堂,强令王居内里的太后出家隐居,流放了藤原、橘氏等诸多的外戚支系。正式建立宫内局,让出自大宫司的女官辅理女王。

此后,她在隔空输送来的钱粮物资支援下,自亟内五国和延边封国屡屡兴兵;一路转战了山阴道、山阳道的二十余州国;镇压和平定众多的名主藩家,数以百计家门破灭或是衰微。最终将战线推进到了,仅剩一海之隔的九州太宰府。

在来自海上的水军支持和协助下,她所率领的平安朝廷官军,不但击溃、摧毁了盘踞在四国大岛上的诸位王子;还成功拦截和捕获了,试图继续乘船外逃的诸王亲族、嫔妃和臣属。然后,假以其名义为掩护,成功突袭了九州太宰府治所。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