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看,来了几个熟人。正是在金陵乡试的时候,结识的同科举人胡杏山、马福山和陈文祥三人。
“啊哟,三位同科,真是稀客啊,快快请进。”
“哈哈哈,天祥,我们准备参加会试,特意找你来了。”
“好啊,到了这里,找我就对了。今后就在这里住下,我这里吃住都方便,你们也不用到客栈去住。”
“若是觉得这里不好,也可以到府里或者我家里去住。费用的什么,也不用你们张罗,反正我也要吃饭,不过是加几双筷子的事情。”
“我们已经核计好了,就在你这里住下,我觉得这里就很不错,清净,正适合备考。”
胡杏山说道。
“一会儿我们就去客栈,把行李搬来。如此叨扰,甚为抱歉。”
马福山说道。
“马兄这是什么话,你这解元能住在这里,也是我的荣幸嘛。陈先生九十八岁,如同人瑞。能到这里,也是吉象,我求之不得呢。”
九十八岁?
陈文祥略微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说的是自己,随即哈哈大笑。
“能给天祥带来点儿好运气,也是我的荣幸啊。”
几个人进屋,晴雯倒了茶,就去找柳嫂子给三人安排住处和伙食。
聊了一伙儿,马福山带着王三,赶着马车到客栈给三人取行李,顺便到城里买酒买菜。
陈文祥到馒头作坊和水月寺去转悠,留下胡杏山跟贾瑞聊天。
“这是贾芸给你的信,叫我顺便带给你的。”
留在望江县船厂的贾芸,过年也没回来,就叫胡杏山给带了封信来。
贾芸的信,主要就是汇报船厂那边的情况。
首先是造船的进展情况。
目前造船工程已经开始,龙骨已经铺设完毕。已经招聘了一百二十名工匠,正在冯明路的带领下,加紧赶工。
招募船工水手的事情,也正着手进行。
听说了船厂这里开始造大船,已经有两个人前来洽谈买船事宜,每人定做一艘大船。
贾芸和贾琣兄弟进行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复垦贾家卫撂荒的土地。
目前已经招募了三十名流人,开始开地。
“贾芸叫我转告你,当初你虽然没让他复垦那些撂荒地,但是他和贾琣觉得,流民花不了几个钱,复垦之后又能打粮供应船厂,所以他们就私下订了下来。”
“当时他们曾经找过我核计,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就支持他们。”
“如今各地时常遭灾,常常缺粮,粮价不断上涨。若是自己地里打粮,也省得到外面去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觉得他们这么是对的。”
“胡兄言之有理,你们做的不错。原本我也打算复垦那些土地,只是没有人手。如今能招募到人手,自然可以着手此事。”
“人手其实到处都有,如今到处都是流民,尤其是西北各地,流民更多。”
“流民作乱,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官军已经疲于奔命。这天下怕是难以太平。过上几年,便是这科举,也不知道以后是否能正常举行。”
“所以我们今年才要下科场啊。若是真的天下大乱,一时之间难以平定,怕是想考都没有机会喽。”
“真的天下大乱,怕是考上也没有什么用处呢。”
那可不一定,要看对谁而言。
对你们没用,对我可有用处。
会试、殿试通过,名列三甲,一个进士招牌,含金量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