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张坷垃的传奇故事 > 第三十八章 李宰相调兵遣将

第三十八章 李宰相调兵遣将(2 / 3)

“吾欲出兵捉拿凶犯,为民除害,为小儿报仇,还望仙师指点。”

“卦象为将军外行鸣金功成,霸王遇水则入凶。若凶犯离开此山,则生。留在此山,则凶。天机难测,宰相自行把握。”

张天师不愿多言,宰相起身告辞。回到相府,李邦彦反复思量,张天师的卦象与白有余从西辅打探来的消息惊人的相似,凶犯就是天息山贼寇张坷垃,道长说山中藏有宝物,就应该是“传国玉玺”。

李邦彦边思虑如何剿灭天息山,边差人请太尉梁师成进相府议事,梁师成本为宋徽宗赵佶奴仆,因善于逢迎,自称苏轼之子,皇上提拔他为近臣,深得宋徽宗赏识。李邦彦被重新起用后,与王黼不和,伙同蔡攸、梁师成诬陷王黼使其被罢免。李邦彦扶持梁师成为太尉,执掌天下军政事务,统帅天下兵马大权。

李衙内被刺时,梁师成派两千禁军搜查整片原始森林,未抓到凶犯。他意识到李邦彦决不会善罢甘休,此番请他进相府,不知又要采取何等行动。他与李邦彦、蔡攸三人携手稳站朝堂之上,李邦彦虽毫无建树,但梁师成只能仰其鼻息,与其沆瀣一气。

梁师成走进相府,会见了李邦彦,对李衙内惨遭刺杀表示愤慨,对宰相的失子之痛深表同情,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并表示:“衙内身遭不测,老夫怎能坐视不顾,不知宰相意欲如何?”

“现已探明,凶犯乃天息山贼寇张坷垃,此贼流窜到汴京,偷袭了我儿衙内,又返回了老巢。天息山聚集了百多名强盗,依仗山势险要,四方打家劫舍,危害黎民百姓,对抗朝廷,早年丢失的皇粮就是他们劫去。天息山乃国之大患也,必须派兵歼灭之。”

梁师成深知北方战事不断,为了收复燕云故地,大宋朝与金国订立盟约,共同进攻辽国。朝廷这些年不堪重负,为了百余名匪徒就派兵去征讨,实为不合时宜。然而,李邦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只有听从。他附和道:“宰相所虑为国为民,老夫即派五千铁骑,踏破天息山!”

李邦彦却是沉吟未答,有顷抬头道:“天息山蜿蜒数十里,若那些贼寇藏于山中,不易剿灭。”

“宰相所言极是,天息山山势险要,容易躲藏,若要彻底铲除匪寇,必先围山。”

“梁太尉之意,应派多少兵力?”

“天息山虽为独立的山峰,但地形复杂,需两万兵马方可将匪窝一举捣毁。不知宰相以为如何?”

李邦彦听后甚是满意:“就依梁太尉所言。”

“天息山虽非行列的群山,若以大队人马开拔,必使贼寇警觉。老夫以为大军需分批秘密开进天息山,给贼寇出其不意的痛击。然则,派谁领兵出征,眼下边关战事不断,将帅多在北疆,谁还能堪当这大任?”

李邦彦对梁师成的思虑感到由衷的赞叹,他想到了白有余对徐布仁的大力赞赏,以及他送来的玉杯和一箱珍宝。徐太守在中原腹地镇守多年,有能力,人才难得。天息山本属汝州管辖,但山上有多个匪徒曾被西辅郡通缉过。对匪情的了解,徐布仁优于他人。关键一点,他还知道“传国玉玺”的秘密。于是道:“梁太尉说得甚好。我欲请命皇上着西辅太守徐布仁,暂代都太尉一职,领兵前往天息山剿匪。”

“徐布仁进士出身,在西辅历练多年,有才华,能堪大任,良才善用,能者居之,是宰相的用人之道!”

“还有,徐布仁的属下赵少尹,举人出身,此人足智多谋,辅佐徐布仁多年,两人相得益彰。可让他为徐布仁出谋划策,共同征讨天息山。”

“既然宰相已经过深思熟虑,在下觉得此二人甚好。当下还缺少两员大将,请宰相调遣。”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