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长安城内外下起了雨。雨水凄凄沥沥,从瓦檐上如流珠般坠下,整个青石板街的水流如同小溪一般。
刘伯陵的大军营内灯火通明,整装待发。
“卫关是长安的北门户,守军三千,明早务必攻下,至于东面的古关,不用去管他,留下五千防守就好。”刘伯陵看着地图下达着作战命令。
“那长安城内派援军来如何是好?”一位将领问道。这其实是所有将领想问的问题,他们并不知道下毒的事,所以很奇怪一向严谨到兵力部署会详细到都旗(军队最小编制,百人,以旗为号)一级的人,如今怎么会不考虑长安方面的援兵问题。
刘伯陵看了看众位将领,说道:“长安不会来人了。你们做好准备,明日五更攻占卫关,然后,直驱长安。”
所谓卫关,是长安北面官道上山谷间的一个小城,它本是关道上的一个关隘,然后人越来越多,成了一个小小的城池。卫关谷宽不过百丈,两面是山,只有南北两面有城墙,因为西面是河,所以城墙东面修到山下,西面只到河边。
“你想怎么打卫关?”廖山问道。
“怎么这么问?”刘伯陵说道。
“别说你只是想强攻,这不是你的作风,况且我知道你调了两营兵出去。”
“哈哈,没什么事,你和我走。”刘伯陵说道。
两人快马而来,不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会儿便走到距离卫关不到五里的山前,引路上山,发现那两营士兵在这砍木头。
“你带我来这看什么?”廖山问道。
“昨日我巡查地形,发现在去卫关的路上,这里虽不是最窄,但却是山体最为高峭的地方,于是我就想,如果把这里堵了,河水自然会暴涨,然后直接水淹卫关就好了。”刘伯陵说道。
“对啊,好办法!”廖山惊奇道。
“那你调两营兵是来开山?”廖山随即问道。
“不是,一营来开山,另一营在二里外的拐角处阻击卫关的来敌。”刘伯陵说道。
“你是怕卫关的人来阻止开山?”廖山说到。
“是,还有个打算,为了减少生灵涂炭,我已经写信给卫关的关卫,告诉他我的想法,就看他怎么选择了。”
“他会怎么选择?”
“明智之举是信,然后把百姓迁走,愚蠢之举是不信,然后等死。
“你怎么不觉得他会投降。”廖山问道。
“是你你降吗?”刘伯陵反问道。
“不会,我们是反贼耶!”廖山说着,两个人对视轻轻一笑。
“你怎么不让全来?”廖山问道。
“地方就这么大,全来反而施展不开,况且他们别有他用。”刘伯陵说道。
两人对话间,兵士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正在紧急的忙碌着。首先要砍出来一段隔离带,防止雨来前大火会烧向别处,也将砍下来的柴禾堆放在山石处,又在山谷里将火药埋好,以用来炸开堰塞湖之用,这地点要远的十分精确,不然山火之热便可引爆,这就前功尽弃了。然后在山上点火,不多时已经将天染的通红,两课时辰后,山雨便来,雨打在烧的许久的山石上,啪啪做响,山石经火烧雨浇碎裂开来。之后东岸的燕军开炮轰山,不多时山体塌方滑坡,在山谷里便形成堰塞,随着雨水的降落,堰塞湖的水位越来越高。
卫关的关守本来是不信刘伯陵的这封信的,但晚间时守卫便报来异常,说今年初雨已来,可是这河水不涨反降,而且降的有点多,关守联想到信,忙去冒着冰雨查看,发现果然如此,心里大惊。忙叫人去通知关内百姓搬到走,又派兵力去关的上游查看,恰巧遇到山上伏击的燕军,飞矢流石之下死伤大半。
卫关内百姓冒雨迁行,哭喊叫骂声不觉于耳,为了逃避不知何时会来的洪水,百姓纷纷跑到山上避难。
正在关内乱做一团的时候,喊杀声传过来,不多时,燕军骑兵便冲进大开大敞的关门内,随即燕军主力也攻入关内,三千人守卫的卫关,如此戏剧的便易了手。廖山登上城墙,发射了一发信号弹,烟火穿破云霄爆炸,刘伯陵知道得手了。随即示意点燃火药炸开堰塞湖,随着一声巨响,堰塞湖被炸开,河水奔流而下,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如洪水猛兽,并未冲击到岸上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