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玄学那老秀才唉了一声,伸手抓住陈平安的胳膊,“这也太敷衍了事,陈平安,稍微详细一点,给说道说道。”
这就叫求道心切
与境界高低无关。
陈平安缓缓说道“我家先生有天官一说,礼记亦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在内的七情之说。七显分身,分别对应七情,二隐,分别负责撒网和收网,其中纯粹武夫,就是将一口纯粹真气显化,尽可能趋于在自身小天地内道化,收束心念,与佛家的止念,道家的心斋,都沾点边,另外一隐,是练气士,反其道行之,任由念头生发,越多越好,息息不停,打个比方,就是如花开遍野,灵感来自陆沉的大宗师篇,那句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其实也曾参考过佛家六欲说,结果发现这条路行不通,至于为何,涉及自家修行的大道根本,就不说了。至于那位杂家祖师爷之一,书写的贵生篇,先前我在密雪峰道场内,有过一番推演,好像不足以担任船锚,又放弃了。最终还是选择了五毒说,在这其中,按照佛门说法,我就是又故意梁上架梁,头上放头了,属于自讨苦吃,故意给自己增添关隘的高度,过心关的难度。简单来说,就是要以心境作战场,用心魔杀心魔,杀贼如麻,筑造京观,不过堆积成山的累累白骨,都是自己而已。心魔可怕,到底有多可怕,我倒想见识见识。山上皆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就要看看,到底能高到何等地步。所以真身就闲下来了,才能跟前辈聊这些闲天。”
陈平安与持剑者同游天外的那一粒心神,不在此列,故而这又是一种宛如天地衔接、相互牵引的遥相呼应。
一粒粒心神附着在九张符箓分身之上,结成一座大阵,契合法天象地。
陈平安不惜用掉了九张符箓,其中还包括两张价值连城、有钱都买不着的青色符纸。
都属于一次性消耗品,除非封山,收起某具分身,否则符箓就会持续灵气流散,直到消耗殆尽,最终变成一张废纸。
“妙不可言,大开眼界”
于玄捻须笑道“劳烦陈道友,再细细道来,强行名之”
陈平安神采奕奕,眉眼飞扬,拿起烟杆轻轻一磕白玉栏杆,有铿锵金石声。
将自己的那些想法和思路,与老真人娓娓道来。
一挥袖子,烟雾袅袅,变成了九幅画像,挂像即卦象。
何为七显
落魄山竹楼青衫山主。主“哀”。
竹枝派外门知客陈旧。主“喜”。
玉宣国摆摊道士吴镝。主“怒”。
大骊禺州境内,那座律宗寺庙内的中年文士。主“欲”。
游历青杏国再现身合欢山地界的背剑少年陈仁。主“惧”。
一个大渎南岸的小国京城秘书省内,有个不偷书只看书的梁上君子。主“爱”。
藕花福地的开天眼、观道者。主“恶”。
何为二隐
作山中道人装束的金身境武夫。
大髯佩刀作游侠状的金丹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