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后来等到陈平安遇到那个戴斗笠的剑客,后者随口说了个道理,背后不说人是非,少年就默默记住了。
不光是不懂几个道理的陈平安,反而格外珍惜道理,而是他很早就知道,有些时候一句话是真能说死人的。
西边群山绵延数十座,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但是山名中带三点水偏旁的山头,寥寥无几,靠近小镇的,就更是只有那座最小的小山包了,在窑务督造署官衙里边的档案上边有记载,叫沂山。当然大骊朝廷的礼部那边,还有个更隐晦的名字,真珠山。沂山,山名带水,又是斤斤计较的斤,让苏旱很喜欢,而且他生性胆小,一辈子最怕鬼,所以他在生前,其实就想好了自己死后葬在什么地方,就在那边“落脚”,可以尽量离着小镇近些,小山荒芜,野草丛生,连适合劈砍当柴禾的树木都没有几棵,所以几乎从来没有小镇百姓爬这座小山,他在死后,就不用讨骂了,一座小坟头,藏在野草中,不会碍了谁的眼,如此真是最好不过了。
人吃土一生,土吃人一回。
入土为安。
苏旱就葬在这里。
真珠山最终被陈平安买下,只花了一颗金精铜钱。
当时陈平安也没有深思,为何必须是三种金精铜钱中的迎春钱。
这就是缘。善始善终的善缘。
一个是最不怕鬼的陈平安,一个是生前最不怕陈平安的娘娘腔。
后来的苏店,一个小名胭脂的姑娘,跟桃叶巷的石灵山,一起成为了杨老头的徒弟,平时在药铺打杂。
她就是苏旱的侄女。
成为师徒,某次教拳完毕,老人坐在后院吞云吐雾,难得多聊了几句与武学无关的题外话。
老人问道“学了拳,想报恩”
苏店点头。
“是要帮你叔叔还债”
苏店还是点头。
“除了还债和报恩呢”
“叔叔和我,都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你叔叔苏旱,旱字好解,天不雨也,刚读书没几天的学塾蒙童知道意思,无雨日晒而干是旱。”
老人再用旱烟杆在空中写了个字,没读过书的苏店自然完全不认得,但是少女猜出了答案。
“但是这个苏字,意思就多了,古苏字,属于象形字,寓意是以树枝或稻草穿鳃提鱼。且字形有那须状垂落之貌。”
这里边蕴藏着两层含义,只是一个姓氏,就已经道破了苏旱的处境和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