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和吕调阳一起来见万历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件事情向万历和两位太后施压,让外朝取得一部分监管控制权。必竟水晶这两三个月来的吸金能力太恐怖了,详细的金额张居正无法得知。可是据他打听到的消息,三个月的营业额就有一百多万两银子。
而现在水晶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外朝根本就插不上手。如果由内造改为官造,就可以名正言顺让工部往生产环节派驻官员。虽然利润都在荣宝斋,但是至少有了一定的监管……。
万历听到张居正说道,心里在想。这位张先生真是狡猾呀,还真当自己就是那个十三岁的小娃娃。这个方案看起来好象所有人的既得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只是在生产环节多了官员的入驻。可是这在万历看来,是绝对不可以退让的事……。
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目前在生产环节上才是最大的利润,而这笔利润是属于万历自己的秘密小金库。今天在水晶上退让了,那明天镜子、香水、香皂这些东西上同样也会有官员派驻……。
通过这几样产品的生产来获取最大利润,并通过销售环节的利益来绑定和控制那些外戚和相关得利的人,这才符合万历的利益最大化构想。
“那先生认为“与民争利”是争了哪些人的利?“
万历没有正面回答是否同意由内造改为官造。而是故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据臣所知,这次那些传言,正是因为荣宝斋的水晶,原有以水晶加工为业的人没有了销路,所以他们在京城四处奔走联络……。“张居正答到。
“哦,原来如此。那我想问一问先生,那些人交税了吗?他们的水晶从哪里来的?那些水晶矿洞交税了吗?一共交了多少税?“
“据朕所知,荣宝斋三个月的税款五万七千六百三十八两三钱八分。已于十日前全部缴纳到宛平县,估计过几天就会上解到户部……。“
什么?荣宝斋竟然主动交税了,而且交税的总量还这么大。在场的所有人都被万历的话震惊了。以前的皇店是根本不交税,也没人敢收。大家心里都想着荣宝斋是两位伯爷经营的,肯定也不会交税。就算交税,也会和其他店一样不会交那么多,顶多意思意思……。
张居正此时非常尴尬了。那些水晶矿主有没有交税,交了多少,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细查,也没往这方面去想。但目前整个大明一年的商税才多少呀,也就是十几万两,荣宝斋三个月就交了五万多两银子的税,如果一年下来……。
此时万历心里在想,如果你张先生敢拿全国的商税和矿税开刀。就算让官员入驻生产环节又如何,完全有一百种方法来架空他们……。
什么叫与民争利?张先先你费心费力的搞出“考成法”,不就是为了增加税收吗?现在为国交税的人的利益不保护,却保护不交税的人的利益,如果真这样做了,那些拖欠的田亩正税也会收不上来……。
“皇上,可是…可是…必竟内造的物品在市面上销售,这与祖制不符呀。“
张居正也完全没有料到这个情况,现在只有再一次拿祖制来说事了,一是想化解一下尴尬,另一个也是抛出祖制这个法宝来。
“张先生,水晶内造,是朕依照祖制定下来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疑惑了,不知道万历所说的到底是哪条祖制。之前好象也没有类似的先例可循。
“各位请随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