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浒传这个故事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段“智取生辰纲”,这个“纲”,当然并不是在说什么书籍目录大纲之类的东西,而是在指特殊的交通运输队。
皇帝的生辰纲,自然也就是各地官员用人民税收购买庆贺皇帝生日,随后将这些各地送上来的礼物集结成为一支运输队朝着京城行进的意思。而花石纲,因此类推运送的自然也就不再是生日礼物,而是各种奇花异草、巨木奇石。
宋徽宗当年为了能够打造出最为符合他设想的园林,对各种假山怪石、奇花异草的需求可以说是达到了让老百姓们感觉苦不堪言的程度。
假如某个老百姓祖宅的院子里栽了一颗上百年的古树,就因为这棵古树成为了皇帝所需要征调的花石纲,这为老百姓家的院墙就可以被直接拆毁,只为了能够在搬运这棵古树的过程中不让比较低的门洞伤害到这棵古树的枝桠。
假如在某个悬崖绝壁上面发现了一块造型非常独特的奇石,那么,不管开采石头的人会不会在攀爬悬崖绝壁的时候摔死,以及从大山深处将这样一块石头运送出来的工匠会不会遇到树林当中的豺狼虎豹或者有毒瘴气进而丧命,这些都不是赵佶所在乎的事情。
为了能够将体型巨大的奇石完完整整地送到开封府,运输路途上假如遇到了尺寸不够的桥洞或者城门,那么,为了不让这块奇石拦腰断裂,管理什么桥梁还是城门全都可以把它给拆了。
持续多年的花石纲搞得北宋大江南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甚至于成为了促使方腊发动起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最终,这样一座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不知道花掉了多少国民税收又让多少大宋子民惨死的皇家园林,因为健康之变的爆发,而彻底毁在了兵强马壮的金人手中。
金国大军将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俩以及无数的后妃以及皇室成员,全部都掳劫到了北京。而当时不过才刚刚竣工五年的艮岳,也如同被八国联军血洗的圆明园一般,在被各种掠夺、拆毁之后,成为了永远只能够存在于史书当中的东西。
被这些来自于金国的女贞人从艮岳当中强拆以及搬运而来的石料,成为了北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从北宋年间留存下来的石料,直到当年园冶他们去北海进行实地学习的时候,都还数量众多、轻易可见。
买票游览过团城,随后从楼梯上走下来,从不远处的那道景区大门进入北海公园,游客很快就能够见到一座巨大的牌坊。
木质牌坊就立在一座石桥边,而这样一座宽敞开阔的石桥那一头,也同样立着一座造型一模一样的牌坊。
位于石桥着一边的牌坊,两侧种了许许多多的柳树。而位于石桥那一端的牌坊,其后不远处就是当年的女贞人从开封府搬到北京来的石头堆叠成的假山。
站在石桥的这一头朝着那一头远眺,那些堆叠成为假山的白色石块,在清早朦胧水汽的烘托下,犹如一团又一团聚集在一起的云朵。因此,石桥这边的牌坊上,非常醒目地写着“堆云”二字。即——只要你站在石桥这一边朝着那一边看,就能够看到如同云朵堆积在一起的景色。
而走到石桥的那一边朝着栽满了柳树的这一边看,垂下的万条丝绦,如同少女柔韧的手臂迎风招展,带有鲜艳欲滴的翠绿。因此,这边的牌坊上自然也就写着两个字寓意石桥那一边的景色看过去是“积翠”。
位于石桥两边的这两个牌坊上面的提字并没有什么可笑的,园冶在当时造访北海公园的时候也早就知道,古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写的。因此,如果遇到了封建社会被推翻之前的字迹,那么,竖着排版的自然用不着说,横着写的也是从右向左读。
园冶当时在注视着这两个牌坊的时候当然没有犯糊涂,面对着“积翠”,她想都没想,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就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回了教授的身上。可是,就在她以为她的同学当中绝对不会有人犯这样的错误,把这两个字从左往右读的时候,还真的有人就在她的身旁读了一声“翠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