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思虑了许久,觉得是该酌情向汝南派些援兵了。
正思索之间,忽然又收到中原探子发来的情报,刘贤拆开一看,顿时又惊又喜。原来因刘贤、刘备联合北伐,曹魏疲于应对,前后抽调到的兵马民夫总计已经超过了七十万人,不仅兵马损失极为惨重,还严重耽误了今年的春耕和秋收,再加上今年天气比往年更冷,导致今年粮食产量极为不足。曹魏的府库之中虽然还有足够的存粮,但也不可能满足整个中原所有百姓的需求。况且如今这场大战旷日持久,遥遥无期,一时半会儿根本看不到结束的希望,曹丕手中的粮草必须储备起来,以供军用,实在不敢放出市场之中去平抑粮价。
这就导致了曹魏辖下粮食价格暴涨,部分严重缺粮的地方,如黄泛区这一片以及冀州因躲避战争而被迁移的百姓们中间,粮价最高达到了一石八千钱,并且还在飞涨,估计很快就会突破一万大关了。
粮价的飞涨导致中原的五铢钱瞬间贬值到了极点。
魏国君臣面对这种情况顿时慌了手脚,他们都知道价格稳定的重要性,但却无法平抑物价,最终曹丕只得半是昏头,半是无奈地发布诏令,宣布在境内全部废止五铢钱,转而以布帛为等价物,与粮食进行交换。
魏国的货币体系就此崩溃。
不过有官府的强力管控,崩溃的情况还并不算太离谱。
只不过魏国的五铢钱被废止,这却必将对刘贤的管辖之地造成冲击。双方虽然在战场上打的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民间的贸易往来却并未停止。在这种情况下,魏国有门路的商人必定会将手中已经不值钱的五铢钱大肆带到汉军辖区来扫货,这必然会扰乱汉军辖区的市场,同时一定还会有许多商人冒险进行粮食走私。
当下刘贤急速下令,关闭民间与魏国的所有交易通道,各军立即严查走私,绝不能让一粒非法的粮食流入魏国境内。
同时,刘贤命人去魏国各地张贴告示,散布流言,说曹魏府库之中粮草堆积如山,然而却坐视百姓饿死,如此吝啬,实非明君。以此挑动中原百姓对曹魏的怨怼之心。最后又散布消息,说刘贤在徐州的彭城,青州的临淄,冀州的清河,淮南的安丰,南阳的宛城开设粥厂,赈济中原流民。以此鼓动中原受灾的百姓前来投奔自己。
最后,刘贤虽然关闭了民间的私贸,但却指定了几处关津之地为互市之地,除了粮食和铁器不卖之外,其余如布帛之类的各类商品都打着翻儿地加价卖出。在如今的魏国,五铢钱这等金属货币成了废物,反倒是布帛充当了交易的媒介。于是布贵钱贱,交易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刘贤手中。刘贤以抄击低廉的价格大肆收入五铢钱,以此赚取曹魏之利,并用大量的商品去进一步冲乱魏国的市场。
成效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