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看着这两份表文,心下极为忿怒。怎么着,这是看朕这个天子做的不好,故而你们想要跳出来显显能耐,好取朕而代之么?!
当下曹丕思虑了许久,下发诏书,命所有兄弟齐来洛阳朝觐,随后又命人罗织罪名,以杨俊担任南阳太守时税赋不丰,商旅不兴为由,将之下狱论罪。朝中官吏闻知,多往救援。尤其是出身寒微,年幼时曾卖身为仆役,后因偷读诗书被主家毒打,而巧被杨俊撞见救下,并出钱替其赎身的河内人王象,拼死向曹丕进谏,抓着曹丕的衣带叩头流血满面,希望能救下杨俊一命。然而曹丕心志坚定,誓要杀杨俊以儆效尤,并不理会王象等人的求情。
杨俊知罪不可免,当下于狱中自杀。而王象见自己救不了恩人,顿时自责惭愧不已,自此心情郁郁,不数月也亡故了。王象颇有文才,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后成就最高者,时称儒宗。他的亡故使许多士人对曹丕的观感进一步降低。
当此大军压境,曹魏政权风雨飘摇之际,一些士人开始暗地里另寻出路了。此是后话。
却说刘贤在武昌,终于等得关兴、关索二人到来。关兴、关索看到了李福转交的关羽手书相招,心下犹豫,连续数日,仍由李福或是刘贤麾下众官吏相劝都难以下定决心。
刘贤见状,长叹了一声。此事实在难办,既不能阻止别人尽孝,又担心关兴、关索回到西蜀之后反为刘备所用。当下刘贤招二人来见,问道:“你们若回西蜀,倘若刘备或是关君侯要你们背叛于朕,领兵相侵,该当如何?”
关兴、关索跪拜道:“陛下与臣等君臣名分已定,臣等岂敢背反?只是父亲年事已高,子女却都不在身边,思之令人心伤。此去西蜀,我等只在父亲膝下尽孝,绝不转投蜀汉,背反陛下。”
刘贤点了点头,道:“关羽以忠义而名重天下,朕相信你们身为人子,也是千金一诺之人。既如此,朕放你们西去。你们去后,若能回来则尽快回。若是身不由己,无法速归,那就暂时蛰伏。我军数年之内必将一统天下,到时候我们君臣自有相见之日。”
关兴、关索闻言,一来被刘贤宽宏大量的胸怀所感,二来也的确认定刘贤实力强横,统一天下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因此心下更加坚定了忠心,纷纷下拜,表示誓死绝不背叛。
刘贤点了点头,即下诏放二人回西川。
至于二人留下的军队,则暂时编为一营,命关凤代管。
送走了关兴、关索,刘贤心下正有些若有所失,就听亲卫来报,说黄承彦病重,恐命不久也。
刘贤闻讯心下一惊,迟疑了一下,随后还是转而往黄承彦的住处而去。果见黄承彦躺在床上,气色极为不好。见了刘贤,黄承彦急忙挣扎起身,对刘贤拜道:“陛下,老朽岂敢劳烦陛下探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