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是说不几句话,就要分离。
对自己的这位弟弟,李恪还是非常感激的。
自己的这位弟弟,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
哪就是让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在父皇还年富力强的时候,不要去争,不要去抢。
这个时候,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而这几年的时间,作为齐王,李恪对自己的封地,治理的非常好。
当然了,这里面,其实没少了自己弟弟李愔的帮助。
如果没有李愔的话,他不可能能够做到这一步。
对自己的这位弟弟,李恪是完全信任,并且是非常疼爱的。
因此,在接到弟弟的来信之后,李恪非常开心。
很快的,李恪就撕开信封,取出来信。
不过,在看过信件之后,李恪却是大吃一惊。
因为在信里,李愔说道,在未来的半月之内,山东有可能遭受水灾。
当然,这个水灾并不能确定,因此他并没有上报给父皇,希望兄长能够引起警惕。
这件事情,让李恪高度重视。
因为李恪记得很清楚,五年之前,李愔就做过一次预测。
当时预测的是洛阳会发生水灾。
然后洛阳就果然发生水灾了。
而那一次,父皇派魏王李泰前往,而李泰很显然的,并不没有把李愔的话当回事儿。
最终导致洛阳被淹,死伤一千多百姓。
这一件事情,也导致李泰不受父皇待见。
这一次,李愔又做出预测。
虽然并不是很确定,也没有上报给父皇,但是李恪可不敢儿戏。
万一要是真的呢?
李恪在乎的,可不仅仅是为了博取父皇的好感。
更重要的,是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啊!
想到这里,李恪不敢怠慢,也顾不得是大晚上,连忙将手下的幕僚统统召集起来。
然后和他们一起探讨如何防洪的事宜。
这时候,李恪的哪些幕僚,心里还非常疑惑。
齐王大晚上得,着急上火的把我们都叫来,还以为发生啥大事了呢!
合着就是这点小事啊?
现在可是好几天都没下雨了,看天气,最近也没有要下雨的意思。
齐王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不过,当齐王说出,这是蜀王的推测的时候,齐王的所有幕僚,都开始重视起来。
因为蜀王的推测,实在是太灵验了。
几乎每一次的推测,都是无比准确的。
上一次,魏王李泰,就是因为没有相信蜀王的推测,导致吃了一次大亏。
这一次,王爷可坚决不能犯下魏王犯的错误啊!
当下,这些幕僚,全部都无比重视起来。
他们首先将齐王的封地齐州地图,悬挂起来。
然后寻找出以往水灾的时候,最容易受灾的地区。
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热烈地讨论了,要如何布置,如何防范,才能最好的防范水灾。
并且就连水灾过后,如何救援,如何善后的问题,都进行了最详尽的探讨。
探讨完毕之后,这些幕僚进行了分工。
把每个人需要负责哪些区域,需要他们做什么事情,都相信地安排下去。
这样一来,每个人,只负责他管理的区域就足够了。
这样,也方便事后进行追责。
而第二天一早,齐王的所有幕僚,就开始下去督促地方官员,展开防洪工作。
齐王全程监管,居中调理。
并且,齐王还给山东的其他地方官员,写信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做好防洪工作。
(月初,依然是双倍月票鸭,有保底月票的亲亲,就投了吧!一票顶两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