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皇喜欢李泰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他这个太子。
并且,李泰同样是母后的儿子,拥有正统的名分。
尤其是,李泰距离他最近,威胁也是最大的。
因此,李承乾居然铤而走险,派人去刺杀李泰。
但是,刺杀失败,事情败露,李承乾很慌。
这时候,李承乾索性决定一条道走到黑。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准备直接造反。
李承乾和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直接起兵逼宫造反。
其实,李承乾的胜算还是非常大的。
因为他就居住在东宫,距离皇宫非常近,有着天然的优势。
的确,太子的东宫西墙,距离皇宫只不过二十步的距离。
如果李世民没有防备的话,他很容易就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令太子始料不及的是,燕王李佑造反,居然牵扯到了李承乾的侍卫统领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被抓起来审问。
而纥干承基就是个二五仔,本来他被牵扯到的,只是燕王造反的事情。
但是这个二五仔,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直接就把太子给出卖了。
将太子要反叛,并且和什么人勾结,准备什么时候发动反叛,吐露的一干二净。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惊。
当即就指定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还有兵部尚书李世绩,会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组成专门的会审小组。
这个小组,差不多汇集了当朝所有的高级官员。
经过这些人的审判调查,认定太子的谋反证据确凿无疑。
于是,太子和他的一干同谋,全部被抓获。
这时候,李世民十分伤心。
就在一月之前,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佑,刚刚造反。
现在,太子居然也开始造反。
李世民自问自己并没有罢黜太子的心思,而这个孽畜,为什么就能做出如此无父无君的事情来呢?
但是,李世民毕竟对李承乾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如果按照律法定罪的话,李承乾是必须要处决的。
但是李世民并不想杀掉自己的长子。
可是,这又和律法相悖。
到底该怎么办呢?
最终,李世民耍赖似的,直接将这件事情放到朝堂之上,让满朝文武,开始讨论这件事情。
最终,通事舍人来济建议说:“陛下仍然是慈父,太子得以终其天年,当属最好的结局。”
李世民果断的采取了来济的建议。
四月初六,李世民下诏罢黜太子李承乾,将他贬为平民,囚禁在右领军。
而太子李承乾的同谋,全部都被砍掉了脑袋。
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功夫,他的两个儿子,竟然不约而同的造他的反。
这让李世民十分伤心,一时之间,李世民几乎苍老的十岁。
与此同时,李世民对他剩下的儿子,也开始十分警惕。
这两个儿子能够造他的反,哪其他的儿子呢?
有没有可能会造他的反呢?
魏王李泰就在他的身边,并且平素十分听话,他既没有造反的动机,也没有造反的实力。
其他的在封地上的,实力强大的,就只有齐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了。
而齐王李佑,其实并没有多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