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唐军迅速入城。
而在接下来的巷战之中,唐军的战斗力,居然比野战更加的犀利。
巷战的地形更加的狭窄,躲避的空间更小。
唐军无论是弩箭,还是兵器的犀利程度,都让他们难以望其项背。
很快,城破,守城吐蕃士兵,全部阵亡。
而对吐蕃的百姓,只要乖乖听话,唐军秋毫无犯。
仅仅十天的功夫,大唐就连下十城。
屠戮了吐蕃五万守城军。
至此,吐蕃军队还剩下不足九万人。
而大唐十一万大军,基本上没有减员。
双方的实力悬殊,已经越拉越大。
打到现在,吐蕃三分之一多的领土,已经被益州军占领。
好消息是,接下来,吐蕃的地势渐高,地形更加复杂多变。
大唐的战车车阵,怕是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但是,大唐从出不穷的战斗方式,让他们始料未及。
对于能不能抵挡的住大唐的进攻,无论是松赞干布,还是他们的国师张江河,都没有半分把握。
幸好,此时大唐将进攻的节奏放缓了下来。
似乎大唐正在修整和消化。
等到消化掉他们占据的城池,到时候恐怕就是双方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其实,李愔之所以不急着进攻,主要是为了让唐军逐渐的适应。
吐蕃地形复杂多变,很难进攻?
李愔觉得,怕是松赞干布他们想多了。
李愔主要顾忌的,倒是吐蕃的高原反应。
在大唐和吐蕃的战斗中,大唐为什么迟迟没有拿下吐蕃?
高原反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唐军进入高原之后,恐怖的高原反应,会让他们战斗力大降。
甚至能够失去七成的战斗力。
在这种状态下,是很难打赢吐蕃士兵的。
而李愔,是在给大唐士兵一个适应的时间。
主要是做一些适应性运动,然后服用高原安口服液。
当然了,这个口服液,其实是熬制的重要大锅汤,然后每个人每天都要按时服用。
经过五到七天的适应之后,九成九的士兵,都逐渐开始适应。
对于那些极少数不能够适应的士兵,李愔直接将人全部都撤了下来。
有一部分人,或者患有某些疾病,是不能再高原长待的。
而被撤换下来的士兵,还非常不甘心非常懊恼……
……
吐蕃,张江河脸色苍白,上表请求他们的赞普,治自己死罪。
在南诏战役中,吐蕃之所以会发兵,就是在他的怂恿之下,才做出的决定。
如果没有他的怂恿的话,松赞干布是不会出兵的。
张江河恳求他们的赞普,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他身上,然后将他交给大唐处置。
他们再给予大唐一定的赔偿,说不定大唐会放他们一码。
因为历来,中原的统治者,都不怎么看得上他们这些偏远之地。
中原的统治者,认为他们掌控者最富饶的一片土地。
至于他们这些贫瘠的土地,他们没有丝毫的兴致。
通过这种方法,或许能够取得大唐退兵的契机。
而这,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办法了。
接到国师张江河的上表之后,松赞干布陷入到沉默之中。
国师的办法,的确让他心动。
如果真的能够解开他们吐蕃危机的话,牺牲掉国师一个人,是可以接受的方案。
但是松赞干布心里有种直觉,这一次,蜀王怕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如果他真的将国师交出去,但是蜀王又不肯退兵的话,那么他将连人心都彻底失去。
经过一番综合考虑之后,松赞干布非但没有治罪张江河,反而仍然信任张江河。
仍然命张江河统领吐蕃所有军队,来抵抗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