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高炽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安排燕王护卫将朱棣绑了起来,抬回了燕王府,虽然偶尔会出去闹街,但毕竟次数越来越少,后来干脆就躲在家里装疯了。
前段时间,朱棣收到了宁王朱权的来信,信中将朱权离开京师之前,与朱允炆的“殿中对”讲述了出来,告诫朱棣,演个差不多,就收场吧。
朱棣躲在屋子的一角,身上披着被子,瑟瑟发抖地看着门口,在门口的动静消失之后,便止住颤抖。
在十一月底的时候,朱高炽代表朱棣,答应平安,新军之策入三卫,稳住了燕王三卫,也赢得了时间。
只不过朱高炽没想到的是,新军之策可不只是“政策篇”,还有“思想篇”。
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们施行了“新军之策”,那接受“精忠报国,捍我大明山河”的思想教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于是,一批儒家学士进驻各卫所。
这些人忠君报国的思想十分扎实,搞个思想教育,弄个文化宣传,完全不在话下。只不过朱允炆为了强化思想教育效果,给这些儒家学士划了一些重点罢了。
如要培养士卒“不怕吃苦,顽强作战”的意志;培养士卒为家、为国,为大明,“千里杀敌、马革裹尸”的信仰;培养士卒“燕然勒功,封狼居胥”的理想……
朱棣清楚,如今的燕王三卫,虽然还带着“燕王”二字,但俨然成为了朱允炆的亲兵卫队。
三卫出操之前,必宣誓忠于朝廷,忠于建文,忠于大明,训整之后,必高呼“为国杀敌,死而不惧”的口号,就连士卒睡觉之前,都要喊一嗓子“成新军,卫我山河”的话。
纵然是那些燕王老兵、老将,也渐渐疏远燕王府。
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朱棣顿时哆嗦起来。
门开了,朱高炽走了进来,掩上门,走到朱棣近前,跪在地上,拿出了一本小册子,递给朱棣道:“父王,京城传来消息,道衍师父入了翰林院。这《猫论》,便是皇上为任用道衍师父所写之策,也名《大明人才论》。”
朱棣停止了颤抖,涣散的目光逐渐凝实,深深看着朱高炽,问道:“道衍师父入了翰林院?”
朱高炽悲伤地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
朱棣嘴角颤动,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说道:“这不是真的!道衍师父与本王情深义重,是本王心腹,本王与他交往十多年,这点如何不知!”
朱高炽叹息道:“内情儿臣不知,但事实便是如此。从宁王叔那里得到的消息来看,皇上很可能早已预见了我们的一举一动,父王,我们……低头吧!”
朱棣将头靠在墙上,呵呵笑了起来。
曾无数次,自己梦想接过父亲朱元璋手中的权印,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发号施令,御极大明!
可梦想,终究要被现实敲碎吗?
朱允炆!
自己的好侄子!
他是一个有手段的人,是一个能力的人,看样子,也是一个称职的帝王!
只是,让自己低头臣服!
不甘心!
“父王,大哥。”
朱高煦闯入房中,带着一阵寒风,喊出了一句令朱棣、朱高炽悚然的话:
“道衍师父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