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一大早,明军便倾巢而出,直扑老虎山一线。对此,清军自然是出兵迎战,并且在老虎山的西南方向展开了队列。
双方的探马、游骑在这大片区域追逐游斗,试图获取更多的情报的同时为己方更好的屏蔽军情。清军的骑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更为占优,但明军的骑兵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征战,也绝非是弱鸡。双方你来我往,轻骑狗斗间打得不亦乐乎,而伴随着明军的步步紧逼,他们游斗的空间也在不断地压缩,直至明军抵近清军大阵的两里外。
“国姓爷,鞑子看样子已经准备好了。”
“不急,他们想要以逸待劳,在等着我军发起进攻。”
虽然早已被册封为亲王,但郑成功仍旧喜欢部下称其为国姓爷。这个称呼对他而言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不仅仅是因为曾经的那位隆武皇帝的深恩厚义,更在于他在无论何等险恶的环境下都可以坚持下来的那份负罪感。
此间,清军的主力已在眼前,他却很意外心中并没有涌起那种想要立刻将其斩尽杀绝的冲动。这份克制,是多年征战一点点养成的,更是他这些日子以来一次次的告诉他自己,他和陈凯已经筹划经年,一步步的将这支清军主力削弱到了现在的地步。剩下的,就是临门一脚了,断不可有任何闪失,否则这十年之功便会毁于一旦!
“让儿郎们积蓄一下体力,一口气打垮鞑子。我军要在江山县城里吃午饭。”
双方的探马不断地回报,明军对照着清军的阵型做出反应,将最为精锐的戎旗左镇、左先锋镇和亲丁镇摆在了大军的左翼,而是由另外两支精锐——戎旗右镇和右先锋镇占据中军,游兵镇和昨天才刚刚赶到的智武镇则并列于临近江山港西岸的右翼。
“海寇是打算把我们赶下河啊。”
一字一句的蹦出了这几个字,济度亦是怒不可遏。
其实,他并不是因为明军布阵的意图而感到愤怒,而是因为他们也抱着同样的心思,将战斗力最强的满洲八旗和部分汉军八旗摆在了对应明军左翼的右翼,中军和左翼则是由剩下的汉军八旗和绿营协守。说白了,明军就是要与满洲八旗刚正面。否则,他们完全可以摆出一个左守、右攻、中协助的布局出来。
“王爷,海寇好像比我们预计的还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