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是因为幸进小人的身份,门克新从始至终都未曾与朱巅峰见过面,更未向他共享金国使团的资料情报。
两国谈判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朝廷自然有着提前拟定好的资料卷宗,上面应当详细记录着此次谈判的底线,如大明可以给金国什么,金国又需要付出什么。
但很可惜,门克新这位正使大人,并不准备与朱巅峰共享。
对此朱某人丝毫不放在心上,老老实实地点卯完毕,就回到安排好的值房内闭目养神,等待两国正式谈判的日子到来。
金国使团入京的第二日,朝廷便安排上了两国会谈,似乎金国方面对这场谈判十分急迫,他们渴望早些日子拿到想要的东西。
即便没有看到那些资料卷宗,朱巅峰也大概可以猜测到,此次两国谈判的主要内容。
金国需要的东西,无非就是钱粮二字,尤其是粮食。
毕竟辽东之地素来苦寒,这个时代的农耕生产技术,根本没有办法开发辽东那块广袤沃土,更别提本身就是游牧文明的满清建奴了,他们的农耕生产技术更为低下,想要养活百万子民,就不得不倚仗与大明的互市通商。
凛冬将至,国内无粮,这便是金国眼下的困境。
反观大明,虽然仓廪实而衣食足,却又苦于战马短缺。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在冷兵器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能力,其实只要算算它的骑兵就知道了,打败敌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便是骑兵。
骑兵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攻击速度和躲避伤害的灵敏性,因此在当时,一个国家马匹数量的多寡,马匹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常年胜仗,是否富强的象征。
而骑兵要依靠战马,历史上很多王朝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的养马,就是为了获得梦寐以求的军事优势。
首先,战马不仅要体格大,适合甲骑具装,耐力强,胆子大、听命令,还要长途骑用舒适,并非所有的马匹都会成为战马。
而战马也不是哪里都可以养的,闷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不适合养马,越往南,越热越湿的地区,大型马种就越少,战马体型越大,冲刺速度更快,冲锋距离更远
强大的战略、战场机动能力使骑兵能够纵横沙场,在战争中往往起到决胜的作用。
大明朝一直战争不断,北元与金国常年寇边扰境,在当时尤其以骑兵为精,健壮的马匹就成为兵家胜负中常见的一种度量单位。
也是因此,大明朝廷十分看重养马这件事,马政成为了各大行政部门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洪武大帝曾言"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君之富者,必数马以对”,并下诏全国养马蓄马,足以见大明战马缺口之大。
“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好战马只能出在寒冷地区,但也不是所有寒冷的高寒地区都可以,然而辽东恰恰是一块绝佳的牧场。
辽东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位于蒙古草原的侧翼,在环境上又是农牧混杂、胡汉混居之所,这样的地理环境恰恰正是中原制约草原的天赐宝地。
农牧混杂、胡汉混居让辽东可以养育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适合农耕的平原又使辽东可以建设沟深墙高的大型城池。
辽东和中原成犄角之势,草原南下辽东铁骑就能利刃出鞘从东向西直插草原腹地,草原东进中原可以支持辽东固守待援、伺机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