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公孙氏,大魏不需要再用司马懿牵制、要挟公孙氏……无外乎鸟尽弓藏,以及整合力量消除不可控因素。
如果冬季的时候听从陈群的意见,将邺都的机动兵力调回来,或许辽东公孙渊篡权叛乱会有另一种结果。
可即便公孙渊成功割据辽东,也不会影响邺都朝廷与司马懿之间的信任;现在司马懿以‘未卜先知’的迅疾行动扑灭了公孙渊的实际叛乱行动……这却让朝廷与司马懿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哪怕司马懿身边没有一个儿子,是孤身统军,可已经很难获取邺都方面的信任。
毕竟司马懿能未卜先知扑灭公孙渊的叛乱,那么也能未卜先知的扑灭其他人的叛乱……就像武皇帝、先帝更替之际诛杀汉室旧臣一样。
司马懿的问题很大,陈群的提议影响也不小。
现在轮到陈群去抽司马懿的脊椎骨,抽掉挺直的脊椎,让司马懿重新俯首听命就可以了。
怎么看国内的形势,都显得很不正常……就连汉室朝政变动,也很是诡异。
兄弟两个围绕着陈群当时的提议讨论,没讨论出一个结果。
而刘晔的到来打断了他们的讨论,刘晔穿一领棉纺的素色中衣,外罩对襟黑纱衣,锦带束腰尽显儒雅。
兄弟两个一看对襟纱衣就知道刘晔已经出门购物了一趟,买了这种起源于江都,渐渐流行于天下的对襟罩衣。
就连这个冬季突然流行于北府的呢绒军大衣,实际也不过是对襟纱衣的增厚、保暖改进版本,制造款式一致,算不得离奇。
刘晔坐在上首,多少有些不习惯。
北府、汉室流行的太师椅、长腿大桌……在魏国自然受到意识形态的阻挠。
刘晔身为国家重臣自然要有所表率,对于这种新式桌椅有些不适应。
不过坦然用屁股坐着……真是舒坦呀,老胳膊老腿轻松惬意,不似地上正坐还要紧绷着肌肉、筋骨。
落座,刘晔面容沉肃掩饰坐姿引发的奇异感,讲述:“馆内北府吏士,馆外贩夫走卒如今皆面有骄色,可见田氏代汉已然人尽皆知。”
甄像、甄畅正襟危坐,甄畅听了感慨:“既如此,其国内事务冗杂,必无心于战。”
刘晔也是面有感慨,汉室社稷终究难保,身为汉室宗室一员,多少有一点点失落情绪。
毕竟已经是分家很多代的宗室,家中又非世袭王侯,对汉室社稷的认同终究没有那么强烈。
与刘表类似,刘晔是宗室出身的名士……是主动拥抱潮流,才被潮流捧起来的青年俊彦,被汝南许劭评价为‘佐世之才’。
不主动交涉、应酬、表现自己,许劭这样的舆论领袖怎会关注他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
拥抱了流行文化,交际圈的不断影响渗透,整个人的理念、侧重点自然会发生一点变化。
世上没有不死之人,没有不亡之国。
认同了这番理念,接下来无非就是选一个对天下苍生更有利的新主、新朝。
这一点来说,当世绝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想法,算不得离奇。起点中文
哪怕是季汉,也是创立的新朝,是汉室的另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