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媒体话题讨论中,当然不缺少争议。
西蒙最后出场时冲上舞台的名叫珍妮弗的娇小女孩,一度被很多媒体怀疑是事先安排好的托儿。
至于原因。
不少媒体都觉得,当时的场景,实在是太完美了一些。
精致如洋娃娃一般的漂亮女孩。
维斯特洛恰到好处的安抚。
以及,最后那首埃尔顿·约翰的《Roketman》。
特别是最后的一首《RoketMan》,成为很多怀疑论者指责的BUG。
商业性质的演唱会,任何一首歌,不要说翻唱,哪怕歌手自己的原唱歌曲,有时候都需要特别的授权。
西蒙·维斯特洛如果事先没有得到埃尔顿·约翰和《Roketman》版权持有公司的授权,随意唱这首歌,那就是侵权,要被起诉的。
只不过,随后出现的新闻,一一打破了媒体的质疑。
整件事确实是一个意外。
那位来自佛罗里达州名叫珍妮弗·布瑞的17岁女孩,除了是西蒙的疯狂粉丝之外,此前和西蒙个人没有过任何实质性交集,女孩当晚是第一次见到西蒙本人。
至于那首《Roketman》。
西蒙确实侵权了。
只是,事后麦当娜的团队第一时间与埃尔顿·约翰以及持有《Roketman》版权的唱片公司进行了联系。
获悉当时情形,又支付了一笔版权费用,各方都对此表示了谅解。
埃尔顿·约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对西蒙当时的演唱表达了称赞,希望有机会合作云云。
而且,当《Roketman》这首1972年发行的老歌在随后一周紧随《Fire》迅速冲上单曲畅销榜第二名,歌曲的版权公司更是只剩下喜出望外。
因为西蒙唱完《Roketman》之后又拉着珍妮弗·布瑞去了后台,娇小女孩随后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该曝光的不该曝光的信息都被媒体挖掘出来。
珍妮弗·布瑞来自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父亲是一家食品公司职员,母亲是一个护士,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女孩从《罗拉快跑》开始迷恋西蒙,通过打零工攒了几年的钱,全都花在了当天晚上的一张演唱会门票上。
孤身一人乘坐火车从迈阿密赶来纽约,在布伦达·拜瑞球馆外等了一整天,口袋空空,甚至连演唱会之后的落脚点都没有着落。
西蒙那晚唱完歌,原本是想要送女孩下台的,只是感受到小姑娘明显已经有些不太正常的精神状态,又发现她是孤身一人,这才带去了后台。得知女孩的处境,还帮她安排了酒店和返回迈阿密的机票。
仅此而已。
做完自认为该做的,把一个孤身女孩安全地送回家,西蒙就没再关注这件事。
只是,八卦心思泛滥的媒体却不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