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个财年,派拉蒙通讯的营收为43亿美元,集团净利润只有2.6亿美元。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拥有1.2亿总股本的派拉蒙通讯,近期股价维持在39美元左右,市值为47亿美元,市盈率只有18倍。
在美国股市普遍已经开始复苏的情况下,18倍的市盈率,显然也是再合适不过的收购目标。
相比低迷的市值,派拉蒙的企业净资产规模却是超过70亿美元,即使买下之后拆分出售,都能够赚上一笔。
实际上,前些年华尔街企业狙击手卡尔·伊坎和罗恩·佩雷尔曼就尝试这么做过,如果不是碰上迈克尔·米尔肯倒台引发的联邦政府对内幕交易的大范围调查,两人几乎要得手。
西格拉姆方面,这家公司发迹于美国禁酒令时代。
当时美国人想要喝酒,就只能通过走私,加拿大当时却是不禁酒的,因此从酒品走私产业链中赚取了大量利润。
西格拉姆的真正崛起,开始与1981年,当时西格拉姆集团重金参股了美国的康菲石油公司,随后,康菲石油被杜邦公司收购,通过换股形式,西格拉姆集团成为持有杜邦公司24.3%持股比例的第一大股东。
杜邦公司这些年迅速发展壮大,西格拉姆持有的这批股份也越来越值钱。
不过,双方基本上也是相看两厌的态度。
从父亲手中接手西格拉姆集团的小埃德加·布朗夫曼一心想要涉足娱乐产业,对杜邦公司根本没有多少心情。杜邦公司方面同样不希望总是有着这样一个大股东掣肘自己的发展,这些年,双方一直在探讨这批股权的交易事宜。
现在,只要西格拉姆集团发起对好莱坞传媒公司的收购,基本上也就是出售这批股权的时机。
媒体对于西格拉姆集团这24.3%杜邦公司股票的估值,普遍在80亿美元到90亿美元之间,这样一笔巨资,想要吞并近期市值只有39亿美元的派拉蒙通讯,即使要支付相当的溢价,依旧绰绰有余。
既然好莱坞只剩下最后这一个最佳收购目标,除了西格拉姆集团,其他资本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协助默多克创建了福克斯电视网并整合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的巴里·迪勒去年从新闻集团离职,创办了由康卡斯特和远程通讯两大有线电视巨头支持的QVC传媒。虽然暂时还没有任何风声传出,西蒙却很清楚,如果有可能,巴里·迪勒也不会放弃收购派拉蒙通讯重回好莱坞的念头。
曾经的历史上,巴里·迪勒输给了萨姆·雷石东。
这一次,面对资金实力同样强大的西格拉姆,巴里·迪勒胜算同样不大,因为康卡斯特和远程通讯两家有线电视运营商都不可能抽取大笔资金支持迪勒的竞购。
至于维亚康姆,萨姆·雷石东这次大概也会对派拉蒙感兴趣。
只可惜,维亚康姆集团同样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