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克里斯托弗今年已经年近七十,外形清瘦,精神矍铄。
提前准备的资料中,克里斯托弗是一个温和派民主党人,外交态度倾向于尽可能维护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声誉,限制美国‘世界警察’的霸权思想,缓和美国与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潜在矛盾。
克林顿政府选择沃伦·克里斯托弗担任国务卿,是在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需要改变以往对抗和扩张姿态的一种缓冲结果。
美国去年在索马里的行动遭遇挫折后果断选择了撤出地区争端,就有着沃伦·克里斯托弗的外交政策影响在其中。
虽然是民主党温和派,却绝不意味着沃伦·克里斯托弗性格软弱,早餐刚刚开始,这位美国政要就毫不客气地质问道:“西蒙,你到底想要什么?”
西蒙仿佛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位从卡特总统时代就已经身居高位的老牌政客身上散发的威压,慢条斯理地切着餐盘里的煎蛋,说道:“沃伦,你觉得对于一个穷到连裤子都不够每人一条的国家,我能得到什么?”
除了对西蒙来说毫无意义的所谓战略地位,他是真的不可能从卢旺达的得到什么。
当然,这次行动,西蒙也不是真的跑去充当救世主,不过维斯特洛体系追求的并非单纯物质上的收获。即使非洲有着让很多国家都眼馋觊觎的丰厚自然资源,对于西蒙而言吸引力也不大,如果只是为了赚钱,他有着更多更加安全且回报丰厚的投资渠道。
沃伦·克里斯托弗打量着对面青年,眼神中潜藏了一些迟暮老人对年轻俊彦的羡慕,语气却没有缓和:“你知不知道,从昨天开始,白宫和国会就在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们都认为这件事是美国政府在幕后操纵。”
西蒙耸肩:“对此我只能说遗憾。”
这件事确实根本解释不清。
即使西蒙完全抛开了美国国内,从南非和东欧雇佣军事力量,但在很多人看来也只是欲盖弥彰。
毕竟,对于美国来说,如果能够控制卢旺达,其实也相当于控制了一个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都足以闪转腾挪的战略要地。
美国在去年的索马里行动失败后,其实短期内并不打算再插手非洲事务,将非洲当做自己后花园的诸多欧洲国家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只会觉得美国这是不甘心索马里的失败,打算通过西蒙之手在卢旺达卷土重来。
只要占领卢旺达这块地处非洲腹地的战略要冲,美国就可以一次性觊觎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在非洲的传统利益范围。
其实,这也是西蒙通过这次行动给予联邦政府的一个潜在选择。
这次的卢旺达行动,西蒙并没有打算直接获得物质上的回报,不过,如果美国政府愿意接收后续事务,他也不介意顺水推舟。
现在看来,当局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
如果联邦政府打算重新插手非洲事务,今天与西蒙会面的应该是国防部长威廉·佩里,而不是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
沃伦·克里斯托弗没有再继续与西蒙做口舌之争,说道:“白宫昨晚得到情报,你的驻军已经与卢旺达爱国阵线取得了联系?”
西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