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为自己争取的,就是保留学籍。
现在,大半个月时间过去,突然发现,这件事,根本一点都不重要。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学历实在不算什么。
就像那位陈小姐说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除了生之而来的命运,最重要的就是机会。能够进入这座大宅工作的人,等于获得了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一次机会。
开始是不相信的。
直到,她终于弄清楚了自己是在为谁服务。
既然拿到了这份工作,某些事情,其实并不算什么秘密,只是和她们接触的人嘴巴都很严,她们也被反复提醒过,这份工作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巴。
不过,又有太多细节可以供她查询。
大宅里的七位女郎,也只有她对这件事表示出了强烈的好奇心,毕竟,突然被强行安置了这份工作,总是有些不甘心。
于是江原驰开始悄无声息地探索答案。
这份工作当然有正式的雇佣合约,只是,从合约上那个明显是空壳公司的雇佣主体上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然后是她们工作的大宅。
标准的五进四合院,连带旁边同等面积的花园,相比南锣鼓巷其他很多已经相当破败甚至沦为大杂院的宅子,这边在过去一年被完全推倒重建过,而且是在原有材料基础上根据这处大宅最初的规划进行重建,因此更加昂贵。
那么,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这一点就有不少资料可查。
最初的最初,这里是清朝光绪年间重臣文煜的宅邸。文煜,官至光绪朝武英殿大学士,正一品,权力极大,清朝同等官衔职位的名人还有著名的纳兰明珠、福康安、曾国藩等人。
清朝覆灭,北洋三杰之一的大军阀冯国璋曾在此居住。
再然后,日伪时期,大宅的主人更换为伪军司令张兰峰。
新中国成立,这边还一度成为朝鲜驻华使馆所在,后续又作为京城一些重要政府机关的家属宿舍。
直到两年前,大宅再次易主。
而且是五进主宅附带一侧园林式花园的一次易主,总面积超过5000平米,比南锣鼓巷其他很多著名历史名人宅邸占地都要更大。
现在的这座城市,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够居住这样规模的私宅。
因为想买都买不到。
显而易见,这处私宅完全是国家特批下来。
谁有能力让国家特批这样一栋私人宅邸呢?
仔细想想,大概就是小时后经常能够听到的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那种级别。
不过,很快又否定了国家元首一类。
因为这类人,可以从国家借用类似的居所暂住,但往往不会获得所有权,更何况还是这样规模的私宅。
不是国家元首政府要员,那么,再退一步,就是这些年为祖国发展做过很大贡献的爱国华商了,江原驰一度想过很可能是建设国贸中心的马来西亚郭家之类。
很快又否定了这种猜测。
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围绕这处大宅四周发生的各种事情。
进入4月份,大宅附近的街区就开始限制通行,甚至都有点戒严的意味,而且,周遭街巷之间不仅开始修缮清理,一些住户被直接迁走,显然是在为什么事情做准备。
除了接待这座大宅的主人,还能为什么?
江原驰只在北大带了半年多时间,恰好也经历过一些著名华商的接待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