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州长安德烈·斯米尔诺夫发表完致辞,轮到谢尔盖,他连忙收起心思,换出一副笑脸快步走向舞台。
无论如何,自己都已经是一个超脱者,一个下棋人,何必想那么多?
轮番致辞与剪彩后,大群记者的围拢之下,参与观礼的嘉宾们一起进入社区现场参观居民的乔迁之喜。
第一批公寓临河而建。
标准的7层公寓楼,单层14套住房,其中10套为70平米两室一厅,4套为50平米一室一厅,每栋合计98套公寓,有效住房面积6300平米。按照人均20平米的居住空间计算,每栋公寓露标准居住人数为315人。
30套公寓楼,恰好接近一万人。
不过,这只是将来的理想状态。
这片社区之所以如此赶工,就是为了在寒冬到来之前,让此前聚集了10万人的城西棚户区居民尽可能搬入安全保暖的居所,避免酷寒天气里出现种种状况。
因此,这次直接将第一批公寓楼的居住容量暂时扩大了四倍多,预计将有4万人入驻这30栋公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大量人口流入,里夫尼市区最近两年哪怕房租暴涨了两三倍,想要找到住处也非常困难,就连周围的村镇都挤满了外来人口,这也是当初城西那片棚户区为何会出现。
因此只能暂缓某些计划。
这边的住户容量暂时扩大,某些条件并没有放宽,而是进行了置换。
除了棚户区本来就在维斯特洛体系相关企业工作的职工可以直接获得入住资格,原本居住在维斯特洛体系一些工厂集体宿舍内的员工也搬来这边的崭新公寓,腾出的宿舍,留给那些暂时没有工作或者工作不稳定的棚户区居民。
预计12月份彻底封冻无法施工之前,还会有另外一批30栋公寓可以入住。
在那之后,棚户区居民将会大致安置完毕,完全无从着落的人,会被强制遣返原籍,最近两年临时聚集起来的那片棚户区也会被拆除,里夫尼地区今后都不会再允许出现这种可能发展成贫民窟的聚集区。
为了更进一步达到目的,从明年开始,罗夫诺州还会限制人口流入。
到时候,这边需要多少工人,才会放多少工人进来。即使某些人群不可避免,随着大规模安置社区的陆续落成以及当局的严格控制,绝对不会再出现棚户区乃至贫民窟的状况。
另一方面,一旦安置社区全盘落成,也不会再允许此时类似于群租的现象发生。
核定只能居住多少人的公寓,就只能住多少人。
毕竟人群扎堆,对于社区的消防、治安和卫生都会带来严重负担,长此以往,甚至会沦为另一种形式的贫民窟。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斯特洛体系的利益着想,肯定不能让一群人合租摊薄生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