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位于乌克兰西北的边陲州府,目前的人口已经正式突破了100万,不到三年时间,几乎翻了五倍。
虽然距离首都基辅的300万人口还有很远的差距,但,即使里夫尼市在过去两年的经济扩张堪称奇迹,如此多的人口流入,一时间也开始有些消化不良。
因此只能进行限制。
接下来,里夫尼市计划通过居住证等形式对流入人口进行控制,尽可能做到需要多少人,就放多少人进入,同时也尽可能只吸收青壮劳力。
虽然不得不做出这些限制措施,但对于里夫尼能够成为百万人口大城,整个罗夫诺帮还是颇为振奋。
当然,谁也不会忽略,撑起这一切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钱。
东西德合并后,短短几年时间,曾经的西德就向东德地区砸入了折合上千亿美元的资金,这才刺激了前东德地区的经济快速复苏。
同样,维斯特洛体系最近两年几乎是不遗余力地向罗夫诺州砸钱,再加上迅速形成的罗夫诺帮对这片区域的强力控制,避免了资源浪费,所有资金都用在了刀刃上,于是同样造就了这片区域的发展奇迹。
现在的里夫尼市,维斯特洛体系嫡系的诺基亚、思科、汀科拜尔、梅丽珊卓等公司,乃至在维斯特洛体系牵线搭桥下的戴尔、玛氏、宜家等世界级大企业,都已经在这边设立了工厂,再加上罗夫诺帮自身涉及的家具、食品、酒类、建材、养殖等等企业,目前累计已经创造了超过30万的长期就业机会。
这还不算这些公司带动的周边链条、服务产业和市政基建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此时经济低迷大部分地区失业率甚至高达30%的乌克兰而言,一个工作机会,就足够养活一家人。这也使得现在的里夫尼成为乌克兰民众除了偷渡西欧外最佳的一个目的地。
因此,里夫尼即将限制人口流入的消息,甚至连基辅当局都给予了密切关注。
所有人都明白,大量的工作机会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是多么重要。虽然里夫尼只能囊括这个国家人口的五十分之一,但,一个国家本身其实就有着足够的容纳性,里夫尼完全就是一个多出来的‘意外’。
一根稻草可能压垮一头骆驼,道理反过来,同样适用。
里夫尼这个意外,对于缓冲这个国家的内部矛盾,可谓至关重要。
车臣,格罗兹尼。
去年签署了停战协议之后,这座城市依旧满目疮痍。
27岁的法国青年尼尔斯·维依科三天前带着女友伊莎贝尔一起和一个法国人道主义救助组织共同赶到这座被战争摧残的城市。
就在今年年初,尼尔斯所在组织收到一笔大额捐款后,就开始不断对波黑地区、车臣地区等东欧战乱地带进行救助,同时联合其他一些人道主义团体对法国政府进行游说。
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法国政府在3月初正式通过了一项提案,将从波黑地区、车臣地区接收10000名难民进入法国。
尼尔斯所在的组织这次就将协助政府团队一起遴选即将接收的难民。
格罗兹尼一处破落的大楼内,望着衣衫褴褛携家带口赶来领取救济品并同时报名的可怜难民,尼尔斯自觉心痛,他的女友伊莎贝尔更是眼含泪水地为队伍一直排到还保留弹坑遗迹的街道上的难民们拍照,打算将这些照片带往法国国内媒体上发表,让当局为这些可怜人提供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