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荆轲刺秦王》就没有了《英雄》的运气。
影片国内的发行方是中影,有着《英雄》的成功案例在前,中影当然不会无视成功经验,同样提前宣传了前些日子威尼斯电影节上《荆轲刺秦王》的口碑,此外,还有影片在已上映日本市场的出色票房,14亿日元,折合8300万,对于华语片而言,这绝对是非常拿得出手的一份成绩。
可惜问题还是处在《荆轲刺秦王》本身的剧情上。
先说《英雄》,这基本上是一个以秦朝为背景的完全虚构的故事,既然故事很大程度上属于虚构,剧情方面,其实也没有太多可以纠结的地方。
然而,《荆轲刺秦王》,同样的刺秦,这就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问题就来了。
日本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因此把《荆轲刺秦王》拿过去,就像三国一样,不深究,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然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谁不知道荆轲刺秦,谁不知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结果,大家看到的,却是陈大导对荆轲刺秦这段历史的花式魔改。
这就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于是,热热闹闹的大会堂首映之后,媒体顿时吵成一片,基本都是批评,风向基本都是指责这部电影‘胡编乱造’、‘牵强附会’巴拉巴拉,反正没有太多好话。
从首都机场赶往市区的轿车内。
陈晴靠在自家老板身上,说起这件事:“以现在的舆论走势,明天上映,票房别说破亿,5000万都很悬,可能更低。而且,这次虽然赚钱了,但大家都明白,消耗的其实是上次《霸王别姬》积累的口碑,甚至是《英雄》刚刚才为华语片积攒的人气,负责海外发行的日本投资商大概也看出这一点,海外市场基本都是卖断,最近一些欧洲国家上映,票房和《英雄》完全没法比,发行商都想退货来着,陈导的口碑算是崩了。”
西蒙对此也无法说什么。
记忆中,陈大导在《荆轲刺秦王》之后确实沉寂了一些年,只能拍拍电视剧之类。
自家老板没说话,陈晴倒是又想起一件事:“老板,丹妮莉丝那边应该拿到《荆轲刺秦王》的发行权了,不会也是买断吧?”
西蒙摇头道:“分成。”
艾拉·多伊奇曼还特意和西蒙讨论过这个项目,因为看过成片后是在没信心,高门影业团队最高只愿意出30万美元拿下这部电影的北美全渠道版权,负责项目海外运营的日本片商自然不同意,最后签了分成协议。
大概也是想要搏一把。
影片安排在下个月小规模上映,开画银幕数大概只有50块左右,溅不起水花,那也就不会有什么然后。
西蒙其实根本不想要这部电影进入北美院线。
正如陈晴刚刚说的,很容易消耗华语片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人气。但没办法,很多事情并不能纯粹只考虑商业利益,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人情该兼顾肯定还是要兼顾。
陈晴听自家老板说是分成,倒是松口气,接着又道:“还有,因为这几天媒体对《荆轲刺秦王》‘胡编乱造’之类的指责,中影对《楚汉》三部曲又有些迟疑了,这个项目也是基于史实,又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