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亦尘接受太学院考核。
太学院是皇家学院,坐落在皇宫左侧,里面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主要的职责就是辅导太子和皇子读书,教会太子成长为合格的储君。
太学院目前导师有四位,分别负责武艺,文学,帝王术,兵法。每个导师有助手两名,其余的人为学士,学士主要是服务于导师和导师助手,还有就是负责整理书籍,誊写资料等琐碎事务。
亦尘到达太学院的时候,四位导师领着全体助手和学士已经在门口相迎。
亦尘被请到了休息厅,助手给他奉了茶,跟他说还要等帝君以及百官到来才能开始考核,亦尘没有等多久帝君带着百官就来了,亲王也从前线特地赶回来了。
“我在这里喝茶,你们可以开始了。”帝君进到休息厅,拉着亲王喝起了茶。
太学院的首席导师是负责帝王术教学的公孙儒,此人皓首长须,是个儒雅老者,他介绍了考核的顺序和形式。
考核分三部分,依次是文学,兵法,帝王术,因为亦尘的修为很高了,无须再考核。
文学的考核是接受太学院全体学士和文学导师的轮番提问,范围不限,文学范畴即可,半数以上学士满意即可过关。
亦尘走进第一间考核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学士,坐在最前面的是文学导师周文年,一个偏瘦的中年男子。
亦尘坐到考核席上后,导师周文年开始了第一个提问,他问亦尘什么是礼。
听到这个问题,亦尘顿时想起了书院的礼科教习,也就是外院院长古孙,他当时跟这个古孙非常不对付,经常跟古孙唱反调,现在想起感觉挺好玩的。于是他把古孙的那一套理论直接复述了一遍,听得周文年如痴如醉频频点头,亦尘不知道的是,周文年正是古孙的得意门生。众多学士也是一副受教的样子,很多人对亦尘已经认可。
接着,众学士开始接连提问,从小就博览群书的亦尘当然是对答如流,而且新意频出,周文年和众学士都对亦尘很满意,甚至崇拜。
文学的考核持续了两个时辰,三百人只有一个投反对票,其他都投了通过票,投反对票的人亦尘也猜到了是谁,就是昨天遇上的礼部侍郎吴佐昌,他是从太学院升上去的,这次是太学院特邀回来的。亦尘进入考核室不久就发现了他,他不敢向亦尘提问题。
“竟然通过了,看来有点学识。”
百官见亦尘通过第一项考核,都开始议论起来。
帝君微笑着喝茶,亲王也陪着笑。
接下来的考核是兵法,亦尘没有休息就直接进入了第二间考核室,这个考核室里只有一个人,兵法导师孙兴才,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双方各自行礼后,开始探讨起兵法。
“何为兵?”孙兴才直接问道。
亦尘不假思索,答道:“兵者,诡道也。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可否细说?”孙兴才颇有兴致问道。
亦尘详细跟对方阐述了自己对于兵法真谛的理解,以及用兵的五个方面的细节阐述。孙兴才听着亦尘的观点,也是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大人对于胜利的标准是如何评判的?”孙兴才又问道。
亦尘想了一下,回道:“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妙,甚妙!”孙兴才拍掌大笑,说道:“大人的意思,真正的大胜利,是那些没有轰轰烈烈厮杀场面的胜利,是将战争掐灭于萌芽状态的智者行为,所以那些真正的兵法大家,并没有大名声,也没有勇武的功绩。”
“是的。”亦尘回答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旦攻城,必定血流成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果想兵不血刃,必定要先知道敌人的详细部署和虚实情况,这就涉及到了间谍的使用。”孙兴才说道。
亦尘点点头,说道:“用间有五: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孙兴才激动地一拍大腿:“大人总结的全面,总结的精辟,可否详细说说?”
于是亦尘详细说了五种类型的间谍的定义,以及各自的职责,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如何分辨间谍所报内容的真假。孙兴才听着亦尘的阐述,感觉自己打开了很多思路,对亦尘也越发尊敬起来。
之后二人又讨论交流了很多关于军事上的见解,双方都是受益匪浅。亦尘的兵法见识主要是从一本古兵法书籍上学习的,这本古兵法,亦尘记得好像是叫《孙子兵法》。结合自己多年军旅生涯的历练,亦尘形成了自己的兵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