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秋园杂佩兰汉初平三年,五月十五。长安,北焕里。北焕里位于城北夕阴街附近,西南不远处就是有名的长安九市,顺着夕阴街一路走去能直接出雍城门,在那里可以直接看到上林苑的风景、西渭桥的船只。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平民聚居之处,闾墙不高,民居修建的破败不堪,一间紧挨着另一间,像相互搀扶才得以勉强站立的老叟。自从长安重新成为帝都之后,朝廷百官及家眷、还有十几万雒阳、河南人都迁移至此。为长安带来病态的繁荣,同时也使这里更为拥挤不堪,大量流民聚集在城外,由于缺少赈济,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人因饥饿死去。巷弄里人声嘈杂,窄窄的巷子里还到处丢弃着生活垃圾,人与牲畜的粪便淤塞在水沟里无人清理。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成群的在空隙里追赶打闹,对这里的脏乱臭早就习以为常。北焕里的闾门太小,再加上里面道路被扩建的民宅棚屋蚕食得十分狭窄,导致辎车行驶到这里便进不去了。驭者只得将车停在里门外,留下几人在原地照顾马车,从车厢里走下几个人,身后跟随着持短兵的护卫,依次进入闾里。按汉朝一里百家的规定,北焕里共有一百余户人家,约四百多人。由于离北阙甲第等勋贵聚居区较远,董卓死后所造成的些许混乱并未对这里造成太大波及。此时正是百姓进饔食的时候,辰巳之间,也就是后世九点到十一点左右。这时候里内炊烟袅袅,宅门内飘出一阵香气,碗筷桌椅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偶尔还夹杂着几声妇人们吆喝贪玩的孩童回家吃饭的叫声。平民百姓吃东西不讲究规矩,或是箕坐、或是盘腿,更有甚者还端着陶碗蹲坐在门槛上,一边吃一边好奇的打量这群新面孔。这群从未见过的新面孔中,有面色温和、噙着微笑的老人,也有板着脸、面带不屑的中年人。在这群人中,有一个少年最为打眼,他穿着长袖深衣,肤色白皙,一双黑亮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新奇的观察着四周。这少年隐隐被人护在中间,外头还围着十来个持短兵的护卫,相比于中间少年轻松的神色,这伙护卫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警惕着里内所有的风吹草动。不同于城中青石板铺砌的大道,里内的路都是由黄土夯成的,昨天晚上刚下完雨,不少低洼的地方都积了水。路面高低不平,泥水混着秽物,散发着阵阵恶臭。在这条泥泞的路上走了没多久,众人的布履与那些泥水只隔着一层鞋底,间或还有泥水溅到衣摆上,看到这里,板着脸的中年人只感觉一阵恶心。“公子。”他忍不住对那少年说道“这里污秽满地,黔首又不识礼数,实在不是个值得来的去处。您若是想看长安风物,大可去宣平里或是北阙甲第,何必要到这里来”“你不懂。”那少年开口了“勋贵大族人家的宅第有什么好看的,他们家有的,我家难道没有吗我要看的是这些贫苦百姓的生活,看他们平日里是怎么劳作、怎么糊口的。稼穑是否艰难,余粮能否够用肉食者鄙,那些人看不到也不屑于去看这些东西,单凭一张利嘴就说苍生如何如何,我若不亲眼看看,又怎知他们所言真假虚实”中年人正是赵温,少年则是微行出宫的皇帝,他实在耐不住宫中枯索的日子,趁着停雨后天气凉爽,借口体察民情把赵温几个人连哄带骗的弄了出来。皇帝原以为长安城里该是饿殍遍地,三辅民不聊生。没想到这一路过来,皇帝看到长安城里的百姓虽然日子过得苦,但起码能保持最低生活水平,只要好生治理,不消多久就能振兴关中,恢复长安曾经作为帝都的荣耀。随行的杨琦此时附和道“公子说的是,正所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只有亲近百姓,才能算是真正了解民间疾苦。当年孝宣皇帝养于掖庭,也常常出宫游历三辅,得以知晓百姓不易,后来登基,凭借往日民间所历,辨别奸邪,探查吏治,终成中兴之业。如今公子效仿宣帝故事,正是仁主之相。”皇帝笑道“平日怎么没发现,你这么正直的一个人,竟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身旁的百姓离得比较远,听不清他说的什么,纵使听到了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是故杨琦说话也没什么顾忌。几人便在这闾里闲逛着,皇帝也时不时的回头与杨琦、赵温等人说些闲话。北焕里虽然是百姓杂居的闾里,但里面除了民居以外,还有一些售卖日常杂物的店铺。闾里中间,更是有几间卖饼的饼铺和食肆,虽然人人都习惯于在家吃饭,但里内也有些殷实之家或是单身汉,偶尔会拿些闲钱来享受。皇帝这时肚子也饿了,顺着空气里传来的香气找到了一家店面还算干净的饼铺,对随从说了几句后便抬腿准备进去。“小的斗胆,敢问几位尊驾来蔽店是公事,还是私事”见到这么一群人,饼铺老板忐忑不安的迎了上来,这些衣着华贵的人看着就像来自官府豪门,如果是寻常小吏的敲打剥削那还好说,可若是纨绔存心找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不是公事,我家公子饿了,要到你这铺里吃些东西。”刚被皇帝从牢狱里开释出来的穆顺心里头正憋屈着,见被老板拦在门外,他极为不耐“还愣着做什么,你不想做生意了”“啊,做、做。”老板尴尬的笑着,两手往块发黄的墩布上不自觉的搓着“几位尊驾里面请”看那为首的少年长得不像是性格乖戾的人,只求这些人真的只是吃饭而已吧,老板心里一横,侧身把众人迎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