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类,就是技术不行,也没有上进心的那帮人。他们深知,考核定岗这个政策就是冲着他们来的,厂里非常清楚他们这些人是废物,于是就推出了一个垃圾分类政策,目的就是要把他们筛选出来,予以淘汰。
明白了这一点,这些人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于是纷纷开始寻求自救。
如果搁在从前,这些人只要联合起来,就能够形成足够大的压力,迫使厂领导放弃初衷,向他们妥协。究其原因,在于原来的厂领导自己不干净,厂里风气不正,大多数职工因为明哲保身,或者因为对厂子灰心,对于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非但不会出声反对,甚至还可能会帮着起起哄,以便出口恶气。如果能够逼得厂领导吐出一些好处来对大家进行安抚,那就更好了。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新的领导班子很清廉,一来就做了不少好事,赢得了广大职工的好感。再加上从金车讨回了欠款,又开拓了打包机的新业务,厂里连续发了几个月的工资,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些平日里吊儿郎当的职工出头闹事,提出的又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诉求,大多数职工是会站在厂领导一边的。
年初厂里对子弟学校的整顿以及随之而来的一波宣传造势,也起了不少积极作用。厂里的舆论明显是向着奖勤罚懒这个方向转的,那些不好好学技术而且习惯于偷奸耍滑的职工,很难获得大家的同情。
鉴于此,在定岗过程中遭到淘汰的那些人,就无法闹起来了。他们能够做的,不过是找车间主任或者部门负责人哭诉,要不就是跑到厂领导那里去卖惨,还有一些人甚至就放弃努力了,声称厂里想怎么处置他们,他们都认了,谁让自己没文化呢?谁让自己没学技术呢?
不屈服的人当然还是有的,汪盈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她的身后,其实还有不少人,诸如车工车间的徐文兰等。这些人自己不敢出头,于是便鼓动汪盈来当这个带头人,去向厂里示威。汪盈原本因为自己曾在厂报上说过一些慷慨激昂的话,有些不好意思自己打脸,但见大家仍然把她奉为精神领袖,她的斗志又被激发出来了。
汪盈以往在车间里混得风生水起,可不仅仅是用撒泼二字就能够概括的。她其实也是一个有脑子的人,当然,大家对于“有脑子”这个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早在她被迫“自愿”放弃奖金的时候,她就明白自己是被人设套坑了,而设这个套的,就是周衡等厂领导。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她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她找到赵静静的丈夫,也就是机修车间工人李天同,让他带话给赵静静,说自己要与赵静静化干戈为玉帛。李天同是个老实本份的工人,他一向知道自己的老婆与汪盈关系很僵,属于不死不休的那种。现在听说汪盈主动要与赵静静讲和,他颇为高兴,回到家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静静。
依着赵静静的脾气,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去和汪盈结什么玉帛的。李天同劝了半天,又说汪盈托他带话的时候态度很是诚恳,大家毕竟都是同一个厂里的同事,见见面,把话说开,没准还真能化解掉矛盾。人家不是说了吗,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冤家多一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