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吃海塞了十几顿免费餐食之后,李太宇终于有些脸上挂不住了。他随便选择招商局推荐给他的一家中国企业,斥资100元人民币进行了全额收购。
被他收购的这家企业,是常宁二轻系统下属的一家集体所有制工厂,主营业务是磨床制造,但其实这几年生产出来的磨床除了少数被上级部门强行推销给同系统的一些企业之外,余下的都积压在仓库里,等着生锈。
李太宇大学和硕士学的都是商科,对工业一窍不通。他的投资决策是向其他同学学来的。他的同学告诉他,中国的工业水平很差,随便找个厂子买下来,再从韩国买几项技术拿到中国来生产,产品销路是根本不用发愁的。
同学还告诉他,当前一个很有前途的投资方向就是机床,韩国机床的技术水平高于中国机床,而价格又远低于美、日、欧的机床,因此在中国市场上很受欢迎。李太宇正是因为听了这个建议,所以才在一干名单中选中了这家名叫常宁第五机床厂的企业,并在收购之后将其更名为大韩东垣机床公司。
买下企业之后,李太宇才开始学习有关机床的知识。他从接收过来的技术员和工人那里了解到,原来的常宁第五机床厂是制造磨床的,于是便返回韩国去,打算买几个磨床专利到中国来生产。
回到韩国一打听,李太宇才知道自己无意中踩进了一个坑,韩国在车床、加工中心等方面还算不错,磨床基本上就是空白,连韩国本国的企业都是从国外进口磨床的,其中也包括了从中国进口磨床。他想从韩国拿磨床产品到中国去生产,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知道自己摆了乌龙,李太宇却不敢承认。在老爹面前,他声称自己选择了一个极好的方向,其他韩国人去中国造机床,都集中在车床、加工中心这些领域,只有他独具慧眼,选择了磨床作为突破方向,这在营销理论上叫作差异化战略,是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才能够做到的。
靠巧舌如簧躲过了可能遭遇的家庭暴力,李太宇的麻烦并没有结束。他向李东元说了东垣公司要生产磨床,那么就无法轻易改变方向了,要知道,李东元不是韩国首富,做不到给儿子50万美元然后就不再过问。东垣公司的每一项决策,都要向李东元汇报备案。如果李太宇前面说得花团锦簇,最终又放弃了磨床这个方向,李东元是不会放过他的。
没办法,李太宇又去找自己的同学,最终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家韩国机床设计公司,请他们为东垣公司开发了几款数控磨床产品。要说起来,机床设计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这家设计公司虽然没开发过磨床,但在数控技术方面的积累还是不错的,机床外观的设计也很高明。
在早已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传统磨床基础上,加装数控系统,再罩上一个漂亮的外壳,就成为东垣公司现有的几个数控磨床主打产品。李太宇带着全款图纸兴冲冲地回到常宁,立即吩咐主管生产的公司生产总监开始组织生产。
公司生产总监名叫王迎松,是原来常宁第五机床厂的生产副厂长,第五机床厂被李太宇收购后,他被留用,职务改称为生产总监,干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活。拿到图纸,王迎松傻了眼,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话:要生产这些机床,臣妾办不到啊……
“为什么办不到?”李太宇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问道。